首页 / / 穿成潘金莲怎么破 / 章节正文阅读

187、金石(1 / 3)

作品:《穿成潘金莲怎么破

白矾楼里的“额外收入”,很快就积攒到一个相当的数额。这部分钱并没有计入点心铺的营业额,而是让潘小园自己单独记了个账,数一数,已经够了一百贯。

潘小园思忖一阵,拿出五十贯“交公”,十贯钱直接赏了郓哥做“奖金”,顺带堵他的嘴,剩下四十贯,再加上小王茶汤这一阵子送来的租金,统统换成黄金,充实自己的私房小金库。

也许是刚来到这个社会的时候穷怕了,深深感到手里没钱的无力,她在“赚钱”这件事上,也就稍微给自己放宽了底线。况且,繁荣浮夸的东京城,有时候会带给她一种恍惚的不安全感,万一以后打起了仗,万一梁山突然要撤掉暗桩,万一……

总之,她要想尽一切办法,避免一切“一夜回到解放前”的可能性。

再说,擅自使用武松的金子买店铺,这点缺口还得慢慢填上。虽然武松自己表示不介意,但她良心上不太过得去,最好等再见到他的时候,能完全把缺口补齐,完美抹掉“挪用”的痕迹。

但随着个人财富的积累,慢慢又觉得金子收着不把牢。一个独身女人,随身带着巨额黄金,走到哪不会被盯上。要不是身边有个盗门董蜈蚣做小弟,要不是已经跟风门说好“井水不犯河水”,她觉得自己早就倾家荡产无数次了。

是不是该……到“便钱务”里去开个账户,换点纸钞——那种带她签名的定额支票?

随后又摇摇头,自己把这个想法否决了。且不说使用钱引的多半是积年商户,单一个“背景调查”,就足以把她调查到开封府里去;她一介妇道人家,没有父家夫家背景,谁肯痛痛快快的给她办手续?

再说,也不太信得过时下的纸币。贬值风险不说,就凭这位没事就跑李师师那里写艳词的不靠谱官家,万一哪天政府倒台,她哭都没处哭去。

也许,真该学学“愚昧”的古代人,后院地下挖个洞,直接把黄金埋进去。

……可后院也不是自己的地盘,是租的啊……

干脆下次见到武松的时候,拿他当人肉镖局,都给他存着,总算不会被偷被抢了吧。但这么一想也不成,多半让他花了喝酒了。

其实就算真让他败掉也无妨。到底是有过肌肤之亲的男人,和他一比,拜金守财的兴趣就挪到了第二位。话说回来,要是他在身边,她耽于男色,估计也没这么多闲工夫琢磨赚钱的道道儿。这么看来,好事多磨,是老天爷特意给她机会充实家底儿。

一边胡思乱想,手底下一边忙。今天给李师师配的是刮油餐。李大明星虽然日日小心饮食,但免不得时时接待那位赵大员外,精致酒席是必不可少的,推杯换盏也是躲不过去的。过去她这样放开了吃一顿,事后最少将自己饿上三顿,有时候还有催吐的冲动。潘小园知道了,声色俱厉地恐吓她,催吐会上瘾,还会死掉。

上辈子听到过不少这样的新闻了。

于是好说歹说,劝她大餐之后也照常进食,以免影响身体机能。

潘小园简直太佩服李师师的毅力。小厨房里做的这些没油水没滋味的点心,虽然挖空心思换口味,但换成自己,说不定坚持不了几天,就得回到粉蒸肉、软羊签的怀抱;而那位同样好奇、管她索要食谱的圣女金芝公主,食谱给她送过去,听说只是拿来看看,就给扔在一边,笑嘻嘻的去吃她的油焖春笋了。

想到金芝公主,不免又想到,武松既然已经派去给明教拜山头,金芝公主这边,说不定不日也会派人来联络,到时候自己可得有所准备,点心铺的雅座儿,最好重新让人布置布置。

一边乱七八糟的盘算,一边打开“冰箱”——白矾楼里每日限量供应冰块——小心将乳酪盛进青瓷小碗里,然后开始冲调茶粉。

都知道绿茶刮油,李师师每日喝茶喝得都快吐了,于是决定给她做个“抹茶乳酪杯”,换换口味。

其实后世的“抹茶”,虽然看似东瀛产物,追根溯源,却也师出中国。宋时人喝的茶,通常是将团饼茶用特殊工艺碾碎成“末茶”、加热水后用茶筅或茶匙搅拌,称为“点茶”。所以在白矾楼里,各种上好的“抹茶粉”倒是现成。不过,还是和后世售卖的抹茶粉颇有区别,潘小园不怕烧钱,多次实验,终于将末茶和乳酪混合成功。

但要把抹茶和乳酪“联姻”,还是比较惊世骇俗的发明,潘小园也不确定李师师吃得惯。于是嫩绿色的乳酪调好,又拌入少量上好的玫瑰蜂蜜,杏仁磨碎洒在四周,再点缀上鲜花花瓣。放在天平上过秤,去掉瓷碗重量,刚好二两。

再洗一遍手,数五个新鲜梅子,剖开去核,切三片水蜜桃,两个小小杂粮桂花粗饼,各重三钱,再加上灶上煎的一壶花露果茶,就算她的晚饭。

潘小园对自己的创作也十分满意,手底下颇有艺术细胞地摆了个盘,再装进敞口小食盒里,这就高高兴兴的去送餐了。

送餐女郎不会被当成陪酒女郎,再加上面纱遮挡,一路上畅通无阻。

甚至有人已经知道她是李师师的专职厨娘了,伸长了脖子,饶有兴致地往她手底下的食盒里看。

“嚯,李姑娘今日晚上吃的是什么?”

这年头也不乏追星族,李师师俨然已经成为了流行文化的一个闪亮符号。她穿的衣裳,传出去就变成潮流;她的妆容,听说就连后宫嫔妃也竞相模仿;她吃的东西呢,只要府上传出配方的,大小酒楼往往也会立刻出山寨版本,招徕顾客。

今日潘小园的做出的成品格外惹人注目。嫩绿色的乳酪!

没多久,“师师酪”的名号就悄没声的传开了。但乳酪究竟是怎么变成绿色的,口味如何,尚且是个未解之谜。

有些小酒店开始做实验,往乳酪里添加打碎的蔬菜菜叶之类,效果惨不忍睹。还有人脑洞开得过大,想着是不是从哪里收购了绿色的牛乳,牛儿是不是天天得吃绿色的菜叶子。最后倒是有人想起来“末茶”,但到底茶是怎么和牛乳混在一起的,却是屡试不灵——如此等等,这便是后话了。

潘小园在厨房里偷偷笑。抹茶的种类、配比、和乳酪的混合方法,可是自己的独门秘籍,可得捂好了。

征得李师师的同意后,郓哥每日的售卖项目中,便又多了一项“正宗师师酪”,每日限量供应,价高者得。

潘小园觉得自己真该找个后院挖个坑了。

*

给李师师送罢饭,跟她聊几句,觉得师师姑娘心情不是太好。旁边的碎嘴小丫环悄悄告诉她,李师师上次给官家唱吴语小曲儿,顺便隐晦地劝谏了一下朝廷在江南征收花石纲的事——便是这件事,引发了明教反叛的导火索——但却不小心犯了圣怒,曲儿也不听了,拂袖要走。李师师吓坏了,赶紧使尽浑身解数撒娇弄痴,这才龙颜转喜。

李师师因此提心吊胆,已经抑郁好一阵子了。

别说李师师,潘小园听了这事,心脏病都差点出来了。朝廷大员都不敢劝谏的事儿,她倒敢说!

赶紧说,下次给师师姑娘送些补气压惊的吃食,让她放宽心。

一边想着,跟明教走太近,果不其然惹事。

出来的路上,三楼雅阁儿里隐约见到几个熟悉的身影。郓哥正撅着屁股,向一桌子小资酒客推销他的“正宗师师酪”呢,价格已经吹上天了,要他们一百钱一碗。两碗可以打九五折,只要一百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