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幢身刻经文(2 / 5)

作品:《我的系统不正经

北魏中晚期推行汉化政策,佛教造像与我国传统艺术风格融合,形成了褒衣博带、秀骨清像的特征。

比如馆藏的北魏造像佛二菩萨,佛高髻,面部虽残,依然显清秀,着褒衣博带式佛衣,衣纹流畅,悬裳垂于座前呈扇状,层次感明显,优美端庄。

西魏造像,沿袭北魏晩期风格。

北周造像,一改秀骨淸像的风格而转向丰壮,大型佛像增多。

馆藏北周立佛,面型丰满,发髻低平,头部较大,体态壮硕,腹部微鼓,是典型的北周造像风格。

北周菩萨立像,同样形体壮硕,宽肩丰颐,敛胸鼓腹,通身饰长串璎珞,繁复华丽。

藏品中有一件菩萨立像,通体敷彩描金,以红黄黑色为主,裸露身体部分涂黄,璎珞描金,色彩鲜明,实属罕见,弥足珍贵。

唐代佛教造像是我国佛教艺术史上最辉煌的篇章,摆脱了早期佛像的外来影响,走向民族化和世俗化,形成了具有中国风格的佛像艺术体系。

该馆藏的唐代立佛像,体型魁伟,高达2米多,螺髻高耸,面相端庄,双目微合,鼻梁挺直,嘴角轮廓分明。

胸部丰满平滑,腹部微收,大腿肌肉隆起。

着通肩式袈裟,衣纹呈“u”形分布,袈裟轻薄贴体,显示出壮硕健美的身躯。

这种风格来源于秣菟罗佛像和印三笈多艺术的“湿衣法”,并与我国三国时期的人物画家曹仲达“曹衣出水”的风格相结合。

这反映了唐代包容、昂扬、健美的精神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