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最早的根雕作品(2 / 2)

作品:《我的系统不正经

他做的木雕讲究七分自然,三分人为,他以根雕为主,依天然树根形态,按照根材的特征立意。

机动灵活地把握多雕少雕的部位,该留的留、不该留的就不留。

还可以根据根材的色泽、洞穴、疤瘤、纹理等创作,创造一定的意趣。

而木雕作品的创作是立意在先,不像根雕是因材立意。

作者一旦明确主题,就可以按个人喜好、志趣去雕刻。

而那幅作品《黄河人家》,呈现黄河人家的生活场景,用根雕艺术弘扬黄河文化。

早期木雕以佛像居多,之后逐渐发展为花鸟山水。

近年,他以传统木雕工艺为基础,与现代创意相结合,在总结多年的雕刻经验上不断推陈出新。

所以才会雕刻出一批具有阳洛地域特色、创意十足的根雕作品。

这些作品饱含河洛文化元素,富有民俗艺术内涵,被艺术爱好者喜爱和收藏。

根雕茶台、花架,根艺灯具、装饰画……

这家工作室内,形式多样的木雕、根雕艺术品琳琅满目,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

真正的木雕,市场潜力肯定不如根雕大。

不是根雕更好,而是因为现代人追捧。

当然,古代人也喜欢根雕,特别是古代的读书人,毕竟这是一件雅事。

既然有人追捧,自然就有很多作品传世。

很意外的,在这家工作室之中,陈文哲看到了一件很古老的根雕艺术品。

“这应该是仿品吧?”看着眼前的龙,陈文哲很快就确定,这应该是仿品。

因为他想起来了,这条龙是出土之物。

不过,确实应该是我国发现最早的根雕作品。

这件根雕作品发现在荆楚,属于江陵“马山1号”楚墓发现的根雕辟邪。

依据树根自然成形,圆雕彩绘,整体为一长形弯曲的龙形。

全长米,高米至米。

圆身,高足,卷尾龙首,目、耳、鼻、嘴、须、齿俱全,面目狰狞。

马山楚墓,战国楚墓群。

面积约10万平方米,1982—1983年发掘10余座长方形土坑墓。

1号墓有斜坡墓道,葬具为一椁一棺,椁上覆粗竹席。

椁内用隔板隔成棺室、边厢、头厢。

棺外横束三道麻布,套一件丝质棺罩。

棺内空间被衣衾包裹充塞,盖在上面的是一件素绢绵袍,和一件满绣龙凤纹的绢衾。

其下是用13层衣衾裹殓尸身,衣衾外用九道锦带横向捆扎。

共出土衣衾19件,包括绢衾、夹衾、绵袍、裙、绵袴等。

衣料有绢、纱、罗、锦、刺绣,包括了先秦时期丝织品的全部品种。

随葬丝麻织品、铜器、陶器、漆器、竹器和木俑共130余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