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流漆墨其上输之于宫以为食器(2 / 4)

作品:《我的系统不正经

“铜鼓,古蛮人所用,南边土中时有掘得者,相传为马伏波所遗。其制如坐墩,而空其下,满鼓皆细花纹,极工致。四角有小蟾蜍,两人舁行,以手拊之,声全似鞞鼓。”

这说明当时的南方,流行的铜鼓外形似的坐墩。

另据清代朱琰所著《陶说》卷6《说器下》也有记载。

“宋学士王珪召对蕊珠殿,设紫花坐墩,命坐。”

在宋代,一般地位尊贵者才能享受坐绣墩的待遇。

宋代张大直在《题庆云东洞》一诗中就有提及。

而源出于宋本,成书于元代的笔记小说《大宋宣和遗事·亨集》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徽宗遣殿官宣李师师入内,朝见毕,赐夫人冠帔,使师师衣着,仍赐绣墩,次坐于御座之侧。”

这一切都说明,绣墩的历史比我们想象的要长,使用率也超出我们的想象。

这么多绣墩,样式很多,但是最多的还是木制绣墩。

比较高级的肯定是瓷墩,再就是使用各种顶级工艺的绣墩,比如使用了珐琅工艺的绣墩。

这些做起来对于陈文哲来说一点难度都没有,所以他做了一个系列也就算了。

现在他对于木雕、木器更感兴趣,所以在做完一批木质绣墩之后,感觉自己的手艺不错了,他才想找一些更好的古代作品来仿制。

先学会仿,再推陈出新,这就是他的创新之路。

如果说古代的木器、漆器,比较出名的肯定是出自一些大墓。

陈文哲知道的比较著名的大墓,肯定有一座是海昏侯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