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古代色釉瓷器之大成(2 / 4)

作品:《我的系统不正经

雍正时期的白釉,并不是现代工艺上所指的白色乳浊釉。

而是一种有玻璃质感的透明釉,完全依靠胎土本身的白度呈现出白色。

对胎土的精纯度要求非常高,稍微有一点杂质就会影响釉面的纯净。

雍正白釉有高足杯、带盖豆、撇口瓶、三足炉、茶壶、酒盅、大盘、小碗等。

这些瓷器胎薄体轻,有不少仿永乐甜白的高足把杯,釉下暗刻双龙纹或缠枝花卉,杯里心有暗刻双圈六字楷书款大清雍正年制,十分典雅。

这种白瓷把杯,(高足杯)是祭祀用品。

《清档》记载:雍正四年五月十三日,据圆明园来贴内称太监雅图,交白瓷把杯一件,交年希尧照样烧造。

白瓷作为祭器的使用,主要是在夕月坛(月坛)主白。

祭器有白瓷碗三个、白瓷盘大小各二十个、白瓷酒尊各二个、白瓷壶一执、白瓷盘一面。

查阅《大清会典》不论是主青的天坛,还是主红的日坛,祭桌上祭酒的酒壶一律为白釉。

式样相同的白釉酒壶,应当是各坛通用祭酒用器。

雍正白釉酒壶数量最多,壶身椭圆形,细弯流,高提梁,典雅秀美,是理想的祭酒用具。

红釉以铜为着色剂的高温铜红釉,元代已经十分成熟,明永乐以鲜红为宝,宣德年间的宝石红更胜一筹。

雍正官窑为恢复宣德宝石红的优良传统,不惜工本,在釉中添加玛瑙、珍珠等贵重的原料,烧成呈色稳定均匀的祭红釉。

祭红釉色深红浓厚不流淌,面若桔皮无碎纹,温润光亮,祭红对烧成气氛敏感,成品率极低,乾隆以后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