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番外三(1 / 2)

作品:《我真不是妖魔之主

刺血疗法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放血祛除邪气而达到体内阴阳平衡的效果的一种简单的外用方式,适合病在血络的各类疾病。刺血方法主要有络刺、赞刺及豹文刺法,后世又有发展。现代临床刺血,都应在常规消毒后进行,手法宜轻、浅、快、准,深度以~寸为宜。一般出血量以数滴至数毫升为宜,但也有多至30~60毫升者。临床应用刺血疗法,有宜有忌。因此,必须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以及刺血部位和某些特殊情况,灵活掌握,以防发生意外。

而刺血疗法的通用方法,通常有如下几种:

1,点刺法

针具可选用三棱针或粗毫针。常有3种点刺形式。

1),直接点刺法。先在针刺部位揉捏推按,使局部充血,然后右手持针,以拇、食二指捏住针柄,中指端紧靠针身下端,留出针尖~寸,对准已消毒过的部位迅速刺入。刺入后立即出针,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出血数滴,然后以消毒棉球按压针孔即可。此法适于末梢部位。如十二井穴,十宣穴及耳尖穴等刺血。

2),挟持点刺法。此法是将左手拇、食指捏起被针穴处的皮肤和肌肉,右手持针刺入~寸深。退针后捏挤局部,使之出血。常用于攒竹、上星、印常等穴位的刺血。3.结扎点刺法。此法先以橡皮带一根结扎被针部位上端,局部消毒后,左手拇指压在被针部位下端,右手持针对准被刺部位的脉管刺。立即退针,使其流出少量血液。待出血停止后,再将带子松开,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2,散刺法

此法又称“丛刺”、“围刺”。方法是用三棱针在病灶周围上下左右多点刺之,使其出血。此法较之点刺法面积大且刺,针多,多适用于皮肤病和软组织损伤类疾病的治疗,如顽癣、丹毒、局部瘀血等。

3,叩刺法

此法是在散刺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所用针具为皮肤针(梅花针、七星针或皮肤滚刺简均可)。操作时,以右手握住针柄后端,食指伸直压在针柄中段,利用手腕力量均匀而有节奏的弹刺,叩打一定部位。刺血所要求的刺激强度宜大,以用力叩击至皮肤上出血如珠为度。此法对某些神经性疼痛、皮肤病均有较好的疗效。

4,挑刺法

此法操作时以左手按压施术部位两侧,使皮肤固定,右手持三棱针或粗圆针,将腧穴或反应点挑破出血;或深入皮内,将部分纤维组织挑出或挑断,并挤压出血,然后局部盖上消毒敷料并固定。常用于治疗目赤肿痛、丹毒、乳痈、痔疮等疾病。

5,割点注

此法是以小眉刀或手术刀切割穴位皮肤、粘膜或小静脉,放出适量血液,然后盖以消毒敷料即可。割点切口一般长厘米左右,小静脉则以割破1/3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