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番外四(1 / 3)

作品:《我真不是妖魔之主

3、知其标本:刺血疗法常作为重要的治标方法,而被用于临床。强凋治病之法,宜先刺血以缓解其痛苦,再根据疾病的虚实属性,取舍补泻。现代对各种原因所致的高热、昏迷、惊厥等危证,先以刺血泄热开窍以治其标,然后再针对开发病原因而治本。

4、定其血气:《灵枢·官能》指出:“用针之理,必须知形气之所在,左右上下,阴阳在里,血气多少。”因此,必须根据十二经气血的多少及运行情况,来决定是刺血及出血量的多少。临上取商阳刺血治疗昏迷、齿痛、咽喉肿痛;取攒竹刺血治疗头痛、目赤肿痛;取委中刺血治疗腰痛、吐泻;以曲泽刺血治疗心痛、烦热、呕吐等,即是以经脉气血多少为依据的。

5、顺应时令:《素间·诊要经终论》曰:“春夏秋冬,各有所刺。”又说:“春刺散俞及与分理,……夏刺络俞,见血而止。”指出了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序,故刺血疗疾也因时令而异。根据四时五行衰旺与脏腑相配的机理,视腰痛病人发病经络的经气旺与不旺来决定的。如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应取太阳经委中穴放血治疗,但春日不可刺出血,四足太阳经为寒水之脏,春日木旺水衰,太阳经气方盛,故不能刺出血;足阳明脉令人腰痛,应取阳明经足三里穴放血治疗,但秋日不可刺出血;因阳明属土,土旺长夏,而秋日金旺木衰,故不可刺血以泻之,余可类推。

案例一

问题一,

1)按药品不良反应的传统分类,本事件属于C型不良反应,按性质分类属于特殊毒性,按基于机制的药品不良反应分类,属于G类反应。

2)药品不良反应分类

按照药品不良反应的传统分类,分为A型不良反应、B型不良反应、C型不良反应共三类;

按照药品不良反应的性质分类,分为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首剂效应、继发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依赖性、停药综合征、特殊毒性等十类;

按照基于机制的药品不良反应分类,分为A类反应、B类反应、C类反应、D类反应、E类反应、F类反应、G类反应、H类反应、U类反应等九类。

3)效价:指产生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效应量)时所需药物剂量的大小。效价(强度)反映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效能:指药物的最大效应。在量效曲线上指曲线的最高点,也就是药理效应的极限。效能反映药物的内在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