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夺嫡不如养妹 / 章节正文阅读

56、初潮来临(1 / 2)

作品:《夺嫡不如养妹

为什么她不爱他的时候,可以权衡利弊、委曲求全,真正爱上他之后,却又折腾不休,生生将他推远?

珍妃一连沉寂了几天,直至端午来临。皇上在燕江上举办了端午盛会,满朝文武和后宫嫔妃皆在受邀之列。

燕江边上搭了看台,地位尊崇的人家还有遮阳的帐子,前来凑热闹的百姓也能在江岸寻个站脚处。

待女眷们聚在一块儿后,好似一下子便热闹起来,她们交换着自己做的物件,绒线符牌、彩线缠的艾叶粽子,里头自然不是糯米而是各色祛邪香料。此时,手巧的姑娘便格外受欢迎了。

卫国公的孙女方晴自小便有才女之称,这样的物件自然不在话下,她做的绒线符牌上刻了精妙的诗句,小粽子底下也缀了辫得紧巧的彩结,可见是花了心思的,在一众物件中也确实出彩,但姑娘们却没有向她索要的意思,反而避得远远的,随即便是一些窃窃私语,“方晴真不害臊!”

“是啊,有好些人都看见她跟玉京王爷示爱了!”

说话的姑娘声音并不算小,好似有意要让方晴听见似的,“也不看看她那张脸,还没有王爷自己好看呢!”

“扑哧——”此话一出,碎嘴的几人俱是笑出声来。

方晴面上的笑容淡下来,目光不自觉地往谢昀那边飘去。

这些女眷都是高官之女,在看台的位置有些靠前,离玉京王爷的帐子也不算远了。

阿容看见了女眷中孤零零的方晴,淡淡地移开了目光,问身旁的谢昀,“方姑娘那晚当真示爱了?”

他们此时不在帐子里头,而是在看台上寻了个视野极好的位置,吹着江风,小饮菖蒲酒,别有一番惬意。

谢昀扫了一眼恶言相向的女眷们,不着痕迹地皱了皱眉,“我婉拒了。”也就是说,那晚方晴却是表露心迹了。

但这并不代表她就要承受这些难听的话语。阿容读懂了谢昀的意思,但谢昀也确实不便出面,他若是为方晴说了话,京城里的人便会将他们二人联系在一块儿,再加些闲言碎语,届时方晴的名声就更岌岌可危了。

阿容看着方晴孤立无援的模样,又想起烟火下那张潇洒的笑颜,正准备起身,却见已经有姑娘开了口。

是沈敏,她将自己做的简陋的彩线粽子递给方晴,眯眼笑,“方姐姐的物件做得真好看,可不要嫌弃我这个呀。”她说着,将方晴手中的绒线符牌拿过来,稀罕道,“这首诗写得真好!”

那些女眷见郡主都这般说了,纵是万般不愿,也只好暂时闭嘴,甚至僵笑着附和了几声。

阿容这才重新看向江心,而谢昀则目光柔和地看着阿容,“你若是去了,别人应当以为是我的意思,阿容不会不开心吗?”

阿容凑近他,压低声音道,“你都是我的了,有什么好介意的?”

她的模样有些得瑟,谢昀却喜欢极了,但是现在人多,只好压着。

“待会儿不看龙舟了,我们回帐子歇息。”谢昀温雅地笑着,任谁也看不出他的心思。

阿容不解,“回帐子作甚?龙舟才是重头戏啊。啊,来了来了,祈福舞!”她拍了拍谢昀的手背,眼睛却一瞬不瞬地盯着江心的大船。大船上头乐音渐起、鼓声相伴,身着荷色长裙、发见编着艾叶的舞女随着乐声起舞,踮脚转臀、舞袖回身,比之一般歌舞要庄严肃穆许多。

为首的女子并非艳丽的长相,反而华美又端严,颇为大气。

舞罢,太常寺卿又腆着脸上前,要将这女子献给皇上,还美其名曰“为皇上遍寻美人,是臣之本分。”

这回,皇上同样看了珍妃一眼,见她面无表情毫不在意的模样,竟鬼使神差地应允下来。

珍妃身子一震,不敢置信地看他。

皇上忍住了没有回视。

“谢圣上恩典!”那女子得了皇上首肯,立时拎着长长的裙摆跪倒在地,一举一动得体而有礼,没有丝毫怯场或失态。

阿容看着面色难看的珍妃,闭眼遮去眼中的唏嘘神色,低低道,“三哥哥,不知为何,我并不惊讶。”

谢昀覆上阿容的手,无声安抚。

他们这一处虽安静低沉,看台里的其他人却心思活络起来。

有一便有二,看来珍妃的时代,要走到头了。

但人们多健忘啊,当九条龙舟齐齐泊于燕江上时,欢呼声说笑声一齐响起来,将刚才的小插曲抛到了脑后。

日头渐高,谢昀将阿容带进了自己的帐子中。帐子中央有一尊白虎形状、模样精巧的冰雕,使得周遭凉爽似秋。

宁远在帐子外头守着,里头只有他们两人。

阿容才在案上的果盘里捏了一颗葡萄吃,便被谢昀从身后环住,他微微俯身抵在她的发顶,温热的呼吸喷洒而下。阿容又剥了一颗葡萄放在谢昀嘴边,谢昀一愣,正准备张口,却见阿容已然将葡萄放进了自己嘴里,然后鼓着腮帮咯咯笑。

她的双唇被果汁滋润得晶莹清亮,波光潋滟的眼弯成两道漂亮的弧度。

谢昀觉得有些渴了。

就着这个姿势,他将头低至阿容颈边,尝了她唇角的味道,葡萄汁酸酸甜甜,她的口脂是水蜜桃的甜香。

“原来歇息是这么一回事,三哥哥变坏了。”阿容眼中含笑地瞪他,却没有丝毫怪罪的意思,反而转过身来,主动贴上他。

她拉开一个若即若离的距离,“三哥哥,外头那么多人呢,我们却在这里做着不伦之事……”

谢昀知道阿容又在刺激他了,但他们本就没有血亲关系,他的心里并没有负罪感。谢昀面不改色地吻住她,掠夺她口中的清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