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这他要是能过,我从此封笔!(1 / 2)

作品:《国运诗人:我有一诗,诗成镇国

当华夏第一关卡的内容被公布的时候,大长老他们面的激动之色一点点的凝固。

就连华夏大地正在响起的鞭炮和烟花,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

华夏民众,全都呆在了那里。

每个人的心中都涌出了悲愤的心情。

这是让人去闯的关卡吗?

这不是来刁难人的嘛!

高维文明是不是跟华夏有仇,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针对华夏啊!

诗歌,不管在哪个国家,都是极为自由的一种文学形式。

诗歌,本身就是一种极为弹性的创作。

太强的约束,会让诗歌难以产生震撼的力量。

鹰国杰克逊擅长的现代诗歌,根本就没有规定字数。

写的高兴了,可以写一首两三百字的长诗。

要是愿意,寥寥几个字也能强名之为诗歌。

不列颠的理查德所写的虽然是古体十四行诗,可只是限制了行数,没有限制字数啊。

在国运战争开始后的一年内,还从未有过哪个国运诗人在闯关的时候,被要求限定篇幅。

苏明受到的限制,还是第一次出现!

专家们还立刻就解读出了这个限制到底有多严苛。

“这要求说的,不是不能少于多少字,也不是不能多于多少字……”

“这就是非要苏先生用二十个字,不能多也不能少啊。”

“真是岂有此理,这不是就相当于让苏先生赤脚站在悬崖边,还要他戴着几十斤的镣铐来跳舞?!”

想到苏明刚刚那首《过伶仃洋》,专家们的心情更为沉重了。

要复原出这样的古诗,一定是要倾注极大的心力,。

苏明不太可能对别的格式的诗歌也有深入研究。

可《过伶仃洋》是七字一句,不管怎么凑,都不可能凑出正好二十个字啊!

那苏明还能有足够的储备,去达成这种苛刻的限制么?

光是这一条,就已经极为困难了。

而再往下看,有专家学者就已经在指天大骂了。

“限定死了二十个字,不能多也不能少就算了……还要写出极致的孤独?”

“孤独本来就是最难表达的情绪,你还要写到极致?!

这分明就是对S级诗歌的要求,谁能写出满足要求的诗已经足以载入史册了!”

谁都清楚,能达到载入史册级别的诗歌有多么难得。

别说是一个人了,就是一个国家,能够载入史册的诗歌又能有几首?

那还是一个国家数百年的积累!

苏明刚刚作了一首S级的诗歌,现在第一关卡又要来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