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1 / 5)

作品:《国运诗人:我有一诗,诗成镇国

没错,白居易的诗歌虽然是以通俗的风格为主,讲究用诗歌去达到劝诫世人的目的。

可这位诗人骨子里却也有着大唐人的浪漫情怀。

在《长恨歌》的前半部分,白居易是在带着一种批判的态度去描写,劝诫君王要对唐玄宗引以为鉴。

而现在,当写到杨玉环之死的时候,批判和反思已经结束。

这位名传千古的诗人,则要破天荒的展现出他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

前半部分不够出彩?不够震撼?

后半部分让你们看到,白居易不是只能写朴实无华的诗歌。

他放飞自我后的浪漫,与平易近人的朴实相结合,才让这首《长恨歌》被奉为华夏文学史的一颗璀璨明珠!

只见苏明吟诵的诗句风格陡转。

如果说刚刚的诗句是朴实无华的白描,以出神入化的质朴语言将整个历史事件描写明白,以一种批判的角度在写唐玄宗荒废朝政的经历。

那么他现在开始吟诵的诗句,则是带着充沛饱满的情感,在描述着这段感天动地的爱情。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