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隆万盛世 / 章节正文阅读

794出阁讲学(1 / 2)

作品:《隆万盛世

第695章794出阁讲学

临近年关,朝廷对支出管理也越发严格起来,基本上是不会新批项目。

像谭纶提议,如果只是提升山海关守备官职的话,问题倒是不大,可涉及到募兵,增加开销这个,好歹是在明年,内阁倒是有可能同意。

但是增建墩台,现在是决计会被否,或许来年上奏,机会还要大一些,而且银钱还得蓟镇出大头。

魏广德想到这里才开口道:“山海关这事儿,可以上奏,内阁那边我可以说说,墩台的事儿还是再等等为好。

对了,之前听说蓟辽总督赵炳然染病,你这次去看过了吗?是否真的很重?”

魏广德说了心中所想,一下子又想到谭纶下一个位置去了,于是开口问道。

“凡是在北地做过总督的,身上多多少少都会染上一些毛病。

赵大人有咳嗽的老毛病,只是今年入秋后加重的厉害,咳起来整夜都是。

我问过郎中,赵大人的病调理都很难,基本上也就这样了。

之前他两次上奏乞归被否,这第三封奏疏怕也该送京城了。”

谭纶答道。

“子理兄,休息几日,大阅一事你就抓紧和元敬商议好,浙兵年后就会启程,三月前应该能抵达京师。

而你,看这样子,你随时都可能去总督蓟辽,接赵炳然的职儿。”

魏广德点点头。

谭纶是知道的,他北调入兵部只是临时,就是为了随时接替赵炳然做准备。

只不过现在手上的差事,是魏广德临时搞出来的,本意也是帮他积攒些功劳,在皇帝面前露个脸。

“行,好歹也不急在这一时,多少年都过去了,那墩台的事儿,就等我把蓟辽的事儿摸清楚再上奏,明日除了写陈情,还要把山海关的事儿报上去。”

谭纶下了决定,主要还是朝廷没钱,否则他做起事儿也不会这么犹豫。

隆庆二年底,赶在封衙前,六部等衙门都纷纷奏上今年工作总结,也只有吏部和都察院这段时间还忙得很,因为要给官员考评。

魏广德等内阁阁臣也在考虑写自陈,说说今年做了那些事儿,最后自谦一句德不配位,希望皇帝把自己罢免了,换能人上来更好的带领国家。

当然,这种自陈没人会当真,都是惯例,隆庆皇帝也不会因此就顺势把不喜欢的人咔嚓了,都是勉力几句,然后给赏赐就完了。

隆庆三年正月乙巳朔,隆庆皇帝行拜天礼,于宫中拜谒奉先殿,世宗皇帝几筵,弘孝、神霄二殿,礼毕,隆庆皇帝又御皇极殿,文武群臣及四夷贡使行庆贺礼,免宣表,免百官宴,赐节钞钱。

隆庆元年,俺答汗率部破关而入,在山西肆掠。

不过自年底,宣府军在马芳率领下连续出击奔袭,击败不少蒙古部落,给俺答部造成重大损失后。

隆庆二年,宣府军继续出击,大同军受到宣府军影响,在总兵官赵苛的率领下也开始试探性出关,说是打击虏骑也好,打草谷也罢,反正在宣府和大同一线,明军时不时出关奔袭,让在此放牧的蒙古部族不得不选择远离。

而俺答部在此期间也只能选择在边墙附近发动小规模攻击,这一整年,常年报警的边塞总算安静下来。

隆庆三年开年,大同军就传回好消息,大同总兵官赵岢再次率兵出弘赐堡遇虏,迎战败之,擒斩一百七十人,缴获马牛八十五匹,宣大总督、兵部侍郎陈其学上奏以闻。

隆庆皇帝在看到这份捷报后欢喜的很,为了嘉奖其功劳,赏赵苛银四十两,丝二表里,荫一子正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