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靖安侯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风云骤变(2 / 4)

作品:《靖安侯

三个宰相离开了修德殿之后,便回了议事堂,佟俭与马诚,自顾自的围在一起,商量他们自己的事情,等到他们商量的差不多了,才一起走到严礼面前,拱手问道:“储君之事,严相怎么看?”

严礼微微低着头,神色平静:“朝廷之意,便是严某之意。”

这位汉相很是聪明,这个时候,他并没有说皇帝,而是用了朝廷这两个字,也就是说…

谁争赢了,他便听谁的。

这样可以避祸,避杀身之祸。

两位朱里真宰相与他共事多年,也知道他的性格,听到这个回答之后,便纷纷点头。

宰相佟俭正要说话的时候,门外突然传来了大太监刘乙的声音,刘乙清了清嗓子,开口道:“三位相爷,皇上吩咐了,要三位尽快把诏书拟好用印,由咱家再带去修德殿用印,昭告朝野。”

宰相马诚,沉默了一会儿之后,默默走出议事堂,来到了刘乙面前,脸上堆着笑容,拱手行礼道:“刘公公,这传位诏书,乃是国之大事,需要字斟句酌,写完草稿之后,还要仔细审定,没有个两三天时间,不好写出来。”

“公公现在催着要,我等三人也拿不出来啊。”

大太监刘乙看了看马诚,拱手道:“马相还是快一些罢,哪怕是草稿也是可以的,皇上刚才说了,今天傍晚之前诏书送不到修德宫,就让翰林院去拟诏了。”

拟定诏书,一般都是翰林学士负责。

在大陈,翰林学士会由宰相兼任,比如说大陈宰相谢旻,便兼任了翰林学士,不过北齐不太一样,只剩下了三个宰相,都没有兼翰林学士的职位

平日里拟圣旨,虽然的确是由翰林院负责,但是传位诏书这种东西太过重要,因此一般是几位宰相亲自来拟定。

马诚连连点头,应了下来。

刘乙看了这位宰相一眼,行礼之后,转身离开。

马诚回到了议事堂之后,拉着佟俭走到一边,声音有些沙哑:“佟相,往日这个时候,岐王殿下早就到议事堂观政了,怎么今日还没有来?”

佟相低眉道:“现在还没有来,那么大概就是被人拦住了。”

听到这句话,马诚眼神微变,但是脸上的表情却没有什么变化。

“佟相,那……”

佟俭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开口道:“得想办法,与岐王殿下见一面。”

马诚找了把椅子,坐在了佟俭对面,低声道:“恐怕,皇上不会让我们再见岐王了。”

三相里年纪最大的佟俭,四下看了看,然后压低了声音:“皇上,未必能管得了…”

听到他这句话,一直面如平湖的马诚,耸然动容。

不过他只是脸色微变,随即低声道:“是,佟相说得对。”

“皇上…不一定管得了了…”

永平帝,已经重病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