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硬气(1 / 4)

作品:《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赵侠的三个哥哥都是中医学的,他现在大一,毕了业也会从事中医学专业。

他爸是副院长,自然也不会担心工作的问题。

更不会像是李学才这样,由着他哥陪着给别人送礼才能找工作。

一想到父亲提起李学才,赵侠有些腻歪地撇嘴道:“这么厉害咋还求着咱们找工作?”

“越说越没个样子!”

赵玉峰瞪了一眼儿子,刚才好好说,是想着教育儿子明辨是非。

不发火不代表他没有脾气,这儿子跟人家老李的儿子对比,高低他还看不出来?

刚才觉得人不能跟人比,想着儿子也优秀的很呢。

可是这么一看,不论其他,但说心性,这又要拉开一大截嘛?

“你就真以为他家穷困到盯着药厂那点利益了?幼稚!”

刚才没跟儿子讲细了,想的是这种事情不好宣之于口的,毕竟是思想上的。

医术可以教,但思想问题是要自己领悟的,这个教了想不到也不成。

赵玉峰点了点沙发扶手,侧着身子看着不服气的儿子道:“你爹是副院长,你爹有自己的车吗?”

“伱说的是楼下那小吉普?”

赵侠不屑地撇了撇嘴,道:“您不是坐伏尔加嘛,还比不上那个小玩意?”

“伏尔加是咱们家的吗?”

赵玉峰看着儿子道:“咱家就有三台自行车,可没四个轱辘的小汽车”。

“那!……那个车也许是那个单位的呢!”

赵侠又不是小孩子了,自然知道个人怎么养的起车,更何况是李家的情况。

“你爹在单位还有车呢,大周末的也开出来串门?”

赵玉峰眼皮搭拉了儿子一眼,随后道:“他刚才说的合作你听了嘛?都有几方啊?几方都是谁啊?”

“不就是……”

赵侠刚才光顾着跟李学才吹牛哔了,一时还真没太注意。

“好像是密云山上的村,还有什么团的……”

“哦!”

说到这,想起什么似的继续答道:“还有他哥的单位!”

“你呀你呀!”

赵玉峰恨铁不成钢地点了点儿子,道:“你得什么时候才能长大?让你跟着听,你都听了个啥?!”

训斥了儿子,赵玉峰也是无奈地摇了摇头,道:“别说你这个不服,那个不忿的,好好想一想我说的”。

说着话给儿子掰开了揉碎了讲了李学武刚才带着合作方代表跟他谈的合作。

京城中医院下属单位有个中医药研究所,李学武跟赵玉峰谈的就是这个。

从表达李顺的意愿中,李学武就提出父亲想调去研究所工作。

其后又表达了其父亲对于中草药的研究和药方科研的研究意愿。

同时介绍了红星村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优势,又介绍了红星村和八一六团在合作共赢,联合共建求发展的成果。

由老彪子表达了几方的合作态度和意愿,红星村出地,轧钢厂出设备和工人,八一六团出人力和安保,中医院研究所出人才和技术,回收站出财力和管理。

几方合作,在红星村成立中草药种植研究所,草药的种植可以在山上开辟出来的土地上选址,由八一六团承担日常防卫任务。

山下建设一个研究中心,山上由研究所出技术和人才,指导种植草药。

回收站这边承担前期的资金支持,并主持成立中成药制造销售企业,负责管理和运营。

所得利润将会按照付出占比进行财会核算,按照比例进行股东分配。

这些股东中没有一个是自然人的,全是单位性质,所以赵玉峰并没有提出反对的意见。

但也表达了对于这么多方面参与进来的担忧,因为只有他们一家是专业的从事与药物相关的单位。

其他的你看看都是啥,炼钢的、种地的、部队的、还有特么收废品的。

李学武说到老彪子的身份时也觉得有点儿拿不出手,但现在就得按照这个身份来。

要说再生能源环保有限公司啥的他们也不懂啊,干脆就亮实力了。

中草药种植研究所是一个多方合作的单位,但回收站所提出建立的中成药制造和销售企业并不是一个研究单位,跟研究所是所属关系。

也就是说,中草药研究所既是京城中医院的分支合作结构,也是其他单位的分支合作机构。

但服务的对象不是京城中医院,中医院要从这边买药也得给钱。

只是李学武按照密云山上特有的优势,依托其他合作单位的方便条件,从中医院引进技术。

当草药种出来了,实现商品化了,那该怎么卖,还得是由着制造销售公司来运营管理。

这个公司也可以由着他们来扩股、增加分红,但如果不扩股,那就只能拿现在订下来的分红和中草药研究所的成就奖金了。

工资?

工资是没有的,这里的研究员自然是由中医院开工资,种草药的人自然也是由各单位进行补贴,或者发临时工资。

倒是中草药制造厂和销售企业,这个单位重新招人的话,是要这些单位一起来承担工资的。

但这里面又涉及到了很多问题,只要是工厂,那就一定会用人。

投资都是单位的,用人却都是新招的,这里面可操作的空间就大了。

至少李学武就代表合作方表示了,赵侠这种能力出众又不甘心当一辈子中医的专业人才,完全可以去销售企业做管理嘛。

这也是为什么赵玉峰在楼下给了李学武准话了,形势一天一变,几个企业一起搞个药厂,至少在这个时候是不会出现大问题的。

更何况这个药厂的研制工作还在深山老林里面,谁会闲的跑那么老远去找茬。

李学武提出在密云山区搞中草药研究,不仅仅是给父亲和弟弟准备一条后路,也是给这些人准备了一条后路。

保不住的就去大山里“改造”,至少衣食无忧。

另一条就是未来的中草药发展趋势过于猛烈了,李学武不想放过这个大蛋糕。

边疆有药材产区,吉城有药材产区,京城有药材的管理优势。

李学武是准备将几大中草药产区整合起来的,现在这小小的一步走结实了,未来回收站控股的这个制造和销售企业将会再成为一个行业托拉斯。

当赵侠听着父亲从实际利益到单位交叉合作,再到产业形成,最后上升到思想正治,以及结合当前的形势讲清楚了李学武今天来的目的,他已经目瞪狗呆了。

这么大的一张网,这么多的结点和合作构成,再加上不可控的因素变化,这都是谁想出来的?

赵玉峰其实也跟儿子有着相同的疑惑,但他并没有跟李学武表现出来。

那天的婚礼他自然也是去了的,毕竟李家年节礼从不落下,当然得给面子。

没想到的是,那天他去了,明白不是他给老李面子,而是邀请他,是老李给了他面子。

今天李学武主动跟他称呼赵叔叔,他也是忍不住笑出了声。

这种人中龙凤还能亲力亲为的跑关系,实在是让他想不到的。

有李学武出面搞这个药厂和研究所,他笃定是一定能办起来的。

现在说安排儿子过去有点儿早,但以后的事情谁又能说的清楚啊。

——

“武哥,除了这刘院长没说准,其他都算是给了个态度,可到底是准还不准啊?”

老彪子一边开着车往回走,一边转头问了李学武一句。

李学才也是迷糊着,把头探到了两人中间听着话,也不出声。

李学武笑了笑,说道:“一把手是绝对不会给准话的,但没有明确的表示拒绝就已经算是比较好的态度了”。

说完又点了点头,安慰道:“慢慢来,明天不是约了满仓书记和赵振华政委过来嘛,到时候再说”。

“那要是不成呢?”

李学才听了二哥说完,侧着脑袋问道:“要是不成咱们今天不是白跑了嘛,以前的礼就不说了,今天的不也白送了嘛”。

“哈哈哈,傻小子!”

老彪子笑呵呵地说道:“这个世界上你要说有鬼我都信,但你要说你哥会做赔本的买卖我是打死都不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