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水浒]穿成潘金莲怎么破~ / 章节正文阅读

[水浒]穿成潘金莲怎么破~_第355章(1 / 2)

作品:《[水浒]穿成潘金莲怎么破~

蔡京先告罪:“此前济州府已多次表文,奏那梁山水泊聚啸着一伙强人,打家劫舍不说,还曾攻打州府,当地乡民愚昧,也多有归附的。臣以为不必让圣上徒增忧虑,因此让他们自行处理。派去过几次军马,这个……大挫草寇的锐气,让他们再不敢造次。”

赵佶心下满意,应该的。点点头,让他继续说。

“……可最近传来消息,那伙草寇最近主行斋事时,在山后挖出一古旧石碑……”

赵佶也不太管什么“乡民归附”,最后一句话听乐了:“古石碑?哪个朝代的?上面是什么字体?谁书的?叫那个谁,赵、赵氏卿……”

得人提醒一句,才想起来,“叫赵明诚来验过……”

几个老臣同时咳一声,提醒圣上这里并非书房。只听蔡京继续四平八稳地说:“……石碑上是天书文字,无人能解。后来遍请得道高人,才知是上古蝌蚪之书……”

赵佶听得心痒难耐,催促一句:“嗯,天书降世,这是我大宋国泰民安之兆——去让济州府弄一份拓片来,朕要亲自验看。”

文武百官各自无言,圣上可忘了,这东西是在反贼地界出土的,能写什么好话?

“……解出来发现,那上面书的竟是梁山一百单八位好汉的名号,上应天罡地煞之星宿,乃是天上魔君降世,前来助我大宋保境安民、替天行道……”

赵佶这下听糊涂了。草寇是帮他替天行道的?

随口说一句:“那让他们来进京朝觐……”

几个老臣慌忙跪下了:“不可不可!……这个,这个……”

高俅大胆道:“依臣看,这个……草寇哪有什么替天行道的,多半是愚民之举,那石碑么,也未知真伪。圣上若真的要看,不妨派大军将那水泊平了,到那时,石碑是真是假,上面所写何文,还不就能看个究竟了?”

底下一群官员符合,议论纷纷。

“多半是装神弄鬼,不可信!”

“草寇居然讲什么替天行道,把咱们大宋道君皇帝当什么了?”

“可不是,这次石碑上写着什么星宿降世,说是‘天意’,下次他们胆子肥了,还不得弄出来个‘梁山兴,宋江王’!”这最后一句说得格外小声。

说来说去,还是劝官家剿匪平叛。赵佶心里觉得索然无味,问了几句那石碑出世时的天象,就推说疲惫,宣布退朝了。

消息从朝堂里飞出来,飞进大街小巷,飞进白矾楼,飞进开封府,飞进孙巧手点心铺。

潘小园被一个接一个的大新闻弄得有点懵。

“石……石碑?梁山上出土了石碑?”

这回梁山派来接头的是个低级的小头目,潘小园依稀认得叫刘花枪,说山上各位好汉眼下都脱不开身,派小的来报个讯。

武松自然也在“脱不开身”之列。潘小园来不及体味失望和疑惑,赶紧把人请到雅座里。

刘花枪兴高采烈地说:“街巷里的传闻都不假!咱们山上确实是出大事了——大喜事!那个石碑,挖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震惊了,小的在后面看不太清楚,但听前面的人说,天上有霞光哩!”

潘小园不言语。水浒原书里的确有这么一段天降石碑的剧情——难道不是小说家杜撰?来到这社会这么久了,难不成现在才告诉她,这是一个玄幻的世界?

刘花枪笑道:“山上的大哥们都亲眼所见,原来自己都是上应天象,纷纷敬服。原来有嫌隙的,这会子也不好意思再计较;原先座次上争不出高下的,一看那老天爷已经给分定次序,哪还再有争执。这会子山上正大做法事,敬谢神明哩!”

周通跟燕青都听得一愣一愣的。周通小心翼翼地说:“那、这个……天降石碑上,可有我们兄弟几个的名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