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水浒]穿成潘金莲怎么破~ / 章节正文阅读

[水浒]穿成潘金莲怎么破~_第361章(1 / 2)

作品:《[水浒]穿成潘金莲怎么破~

也算是提早给她一个教训。以她的冰雪聪明,应该知道这次摊牌并非意味着水火不容。

收了哄劝的语气,语调转为淡漠,继续说:“因为山寨那边,根本就是盼着十节度来大战一场。对方来人越多,打得越激烈,倒是越理想。你应该知道为什么。”

潘小园茫然道:“为什么……”自己思索片刻,缓缓得出答案:“因为能打赢。”

上次说走就走回到梁山,短短几日惊鸿一瞥,已看出山寨的发展突飞猛进,军队军容今非昔比,兵器马匹训练都趋于正规,显然早就准备应付大规模的进攻。

燕青微笑:“山寨里准备充足,西门庆那厮又透了不少他们兵力、行程方面的情报,让我捎了回去。这次应战十拿九稳,保管让他们连金沙滩都登不上去。”

顿了顿,自己笑一笑,“不打败十节度,朝廷里谁会拿咱们当回事。到时再配合什么石碑出世的传言,舆论才会对咱们有利。”

潘小园心弦一动。什么舆论?

把梁山做大做强,强到能打败十节度这样的国家级反派,同时山上众义士居然上都是星魁下凡,乃是老天爷钦点的替天行道人选。于是山东水泊里,盘踞着一群实力强劲、但报国无门的天降神仙。

这一切策划,似乎都指向两个字……

许久以前,在她那场至关重要的“入职面试”中,谈到梁山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时,依稀记得宋江说过,梁山若是贸然接受招安,在朝廷高官眼里,也不过是一群上不得台面的草寇,得不到重用不说,分分钟就能被他们算计摆布——因此招安并非最优的选项。

她忆起这些,蓦然抬头:“可是……山寨战略不是定好了,时机不成熟,招安只会是第二位的考量,并非……”

燕青微微摇头,目光中闪过一丝冷冰冰的怜悯。

“可若是我们打败了十节度,再加上石碑那件事带来的声望,时机便是再成熟不过。表姐,小乙今日实话告诉你,招安从来都是宋大哥唯一的考量,也是咱们在东京打暗桩的唯一目的。等这次十节度狼狈而归,咱们大约就可以迎接官家派来的特使了。”

潘小园脑海中混乱一片,不断闪现过去这一年的林林总总,宁可相信燕青是跟自己开了个调皮的玩笑。

“可是……明教……北伐……这些事……”

燕青微微欠身,真诚凝视她的双眼,目光中收了柔和,刹那间转为冷峻,漆黑不见底,好似变了个人。

“对了,忘了告诉你,金芝公主,还有她那两位奇形怪状的伴当,眼下大约已经在大狱中等待受审了。小乙也是落草之后才听说,寻常好汉要向强人山寨投诚,须得杀人见血,交一份‘投名状’,以断自己退路,有没有这回事?梁山要向朝廷示好,总不能连个投名状都不给吧?——话说,当初全仰仗你机变如神,才寻到了他们的暗桩所在。还要多谢表姐呢。”

潘小园冷汗涔涔而下。宋江那封天花乱坠的亲笔结交信,是她亲手递到方金芝手里的。

方腊被宋江干脆利落地摆了一道。而她是帮凶。

燕青见她脸色红白不定,心中微有歉疚。今日毕竟不能告诉她全部的真相。

释放西门庆、控制潘六娘、不惜一切大家促成招安——这些的确是梁山高层的指示。然而在与达官贵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哪能不付出些代价,又如何不会给自己铺条后路。

将明教圣女送进大狱,彻底断了梁山在江湖上的退路,这是从高俅、蔡京那里下达的指示。这件事他先斩后奏,宋江急于招安建功,纵然觉得不妥,也不会说半个不字。

潘小园只知道,燕青这么大的胆子,未必全是梁山给的。抱着最后一点希望,小声问:“那北伐……”

燕青笑道:“是如何促成的,这不归我管,因此小乙不知。但表姐想想,倘若江南方腊反叛起事,北方国境急需用兵,盘踞山东的这伙子草寇,是不是显得格外让人心烦?咱们梁山招安的筹码,是不是又重了些?”

她蹭的站起来,怒斥道:“燕青!单凭你放了西门庆,要我忍了也可以;向官府告密捉了方金芝,那是江湖上的不道义,往后你行走江湖时自会有人教训,用不着我管闲事。但……但你想没想过,你……你做的这些事,是要……平白多打多少仗,多死多少人,天下乱成一团糟,把梁山的兄弟们卖成朝廷鹰犬,为了就是什么‘筹码’!我以为你……以为你跟那些只知道打打杀杀的好汉不一样!”

燕青叹口气,轻轻握住她手腕,提醒她稍安勿躁。

“表姐,你还是笑起来比较好看。生气会出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