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水浒]穿成潘金莲怎么破~ / 章节正文阅读

[水浒]穿成潘金莲怎么破~_第521章(1 / 2)

作品:《[水浒]穿成潘金莲怎么破~

潘小园一头冷汗。这是夸她还是损她呢?

宗泽看来没有把她治罪的意思,只是放低些声音,捋着一把白胡子,说:“不过做得绝了点。以后你就明白,斩尽杀绝,不如事事留人后路。好人有好人的用处,恶人也有恶人的用处。”

她心中一凛,连忙恭敬受教。

其实这话也不完全是对她说的。不少联军好汉江湖出身,眼下拥有了一星半点的“治国”权力,不免将替天行道的纲领发扬光大。虽然约定了遵守军法、尊重文官,但碰到自私贪官、软弱兵卒、豪强恶霸时,也都不吝拳头整治。

但政治上的事哪能非黑即白。作为东京留守兼开封知府,宗泽靠着他在朝中的后盾、自己的渊博见识、还有一身绿林风格的暴脾气,和这些没文化的土匪们保持着一个微妙的友好关系。

不过也要随时敲打敲打,虽说这帮土匪眼下说一不二,但也不能让他们随心随欲地上天。知道潘小妮子算是明事理的,因此从她这里作为突破口,慢慢的进行“感化”工作。

由此看来,她提出的什么女子入仕也并非坏事。最起码联军里的女土匪们都比男的要讲道理,也知道积极学习、弥补不足。比如那个仇琼英,小小年纪,肚子里的火爆脾气十分对宗泽的胃口,简直像是他失散多年的孙女。因此格外培养她,希望能培养出个中兴大宋、忠君爱国的女武将来。

这些零七八碎的想法,老狐狸宗泽自然是按下不说。每天还是要跟土匪们开“例会”,忍着头疼,听取他们的粗言秽语。

踢踢脚底下踏板,下巴一抬,“说说军情。”

为救黄河,武松带兵三万冒险北上,军事上并非有十分把握。为了让留守众人放心,每日一次,派快马回京汇报战况。

前几日,潘小园忙着平抑物价,也就缺席了几次例会。只是大概知道,武松带着队伍,第一日便出了京畿路。在黄河岸边等了一日,等到风浪稍息,立刻渡河,损失了少许兵马——意料之中。然后立刻赶赴晋水入黄河的大坝,正截住杜充派去挖掘堤坝的民工。

民工也都是当地百姓,听闻要决黄河,自己亲手毁自己的家乡,那是造八辈子大孽的事,本来就万分的不情愿,烧香拜佛求土地爷爷给官老爷托梦喝止。一连几日驱赶喝令,才勉勉强强的开工。这会子看到东京派来援兵,连说苍天有眼,当即山呼万岁,铁锹铲子都扔了,说什么也不肯往下再挖。

杜充气得派人来大骂:“敌人就在北面三百里,不决黄河,难道盼着天兵天将把他们打退么!”

武松不跟他们客气,指着身后的精兵强将:“天兵天将没有,但是有我们!”

周遭百姓震天价欢呼,可是固守河东路的杜充却依旧半信半疑。他胆子小,就算是三十万宋军摆在面前,也觉得奈何不了金军的一根毫毛,何况眼前的三万?

本来想着,熬上几天,官家大约就会放弃河东,让他撤退南下,行李细软已经收拾大半了;未曾想京城里变天,主战派一夜之间掌权,反而让他坚守阵地,抗战不息。杜充已经很不满意了。

再者,杜充本人心胸狭窄,刚愎自用。若是这伙援军真的打退了金兵,岂不是证明他“决堤黄河”的战术是错误的么?再进一步,不证实了他草菅人命、懦弱无能么?

为了保全自己的“英名”,他觉得不能让这伙人得逞。就算他们随行带着个亲王,也是个未成年不顶用的亲王。等到大宋国灭,他算个鸟!

于是一横心,封闭驿道,沿途紧闭城门。你们休想拿到一粒米的补给。

战乱时期,各地守将各自为政,圣旨都调不动,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武松率众轻装出行,又是在自己的国境内行军,原本是应该由途经各地的州府提供粮草的。这一下立刻断粮。

更出乎意料的是,军队被挡在晋州府城门外。城头红旗招展,联排弩机对准城下大军。

未曾和敌人交手,先被自己人摆了一道。

时间紧迫,太原府危在旦夕。没时间谈判斡旋。直接下令攻城。

这就是前日战报中的内容。消息经由快马加鞭送回京城,路上至少要花三天时间。说明攻城在五天前就开始了。

潘小园急问:“那昨天呢?昨天来没来信?”

周围诸人齐齐摇头。想必是战况激烈,无暇派人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