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从逆练辟邪开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62章百年春秋,风云卷末(2 / 2)

作品:《从逆练辟邪开始

剑界中积累千多年的剑念,以及一座不知道存在多久的小世界,炼化之后让他的根基接连暴涨。

如今他足足拥有万年的根基。

在初等仙境,已经积累到了强悍的地步。

一百年暴涨至此可谓罕见。

若非本源之力的辅助,他也不可能完成一座小世界的炼化。

常人很难复制他的路。

神书突然冒了出来:“你应该已经看破了世界化生的奥秘,你若以道基演化,很快便能开辟一方小千世界,逐渐将神元升华,成就中等仙境。”

林平之摇头道:“我以剑域化剑界,何必再走化生世界的路子,我想试试其他的路。”

“可你若不走此法,前行无路,恐怕短时间内是不能踏足中等仙境行列。”

“不着急,慢慢想。以自身化界,未来难免还要造就生灵,我实在不愿自己体内生出别的生灵。”

那种感觉太奇怪了。

万一以后体内的生灵要破碎虚空,亦或者有人如同自己这般,拥有破开世界的神物相助,自己的身体,岂非任人进进出出。

“你虽不愿,未来我却要走这条路。我是承载世界本源的世界之书,这是最适合我的道路。以我身上本源之力,一旦走上化界之路,很快便能化生顶尖的中千世界。”

林平之道:“的确。你与寻常生灵不同,修行功体之道,可以直接从第三步开始,乃至于第四步你心里也有数,实属再好不过。”

神书道:“一切的希望都在逆反跟脚。我毕竟和生灵不同,立道基也非三元融合,是本源和灵智的融合,好在你如今的道基之身,能给我一点指引,否则我还真不知如何下手。”

“如果没有眉目,只能等我日后在进几步,帮你参详。”

“不用,我已有计较。”

“那好,既然如此我们就去收了这方世界的最后一个机缘吧。”

林平之收回剑界,身形出现在外界天穹之上。

剑界之事已了,最后便是名为“九空无界”的那一方异宝。

林平之本待直接遁行而去,忽见天穹之上十数道长虹,流光划过。

一个个竟都是修行功体体系的武者,而且也非弱手,都是铸成神体的强者。

这些人纷纷从他身旁飞过,却无一人看到他,感知到他。

他不想让人看见,这方世界内恐怕已无人能够发现他。

“功体体系的传播已经到了如此地步了吗?到也不差。”林平之微微一笑,随即循着神书定住的虚空,一步迈了进去。

炼化九空无界这件异宝,原本有神书相助,需要十年,但这一次他根基暴涨,时间足足缩短了一倍。

五年时间,映照时空长河的九空无界,就变成了一面古朴的石境,出现在了他的识海中。

“不简单啊!这面石境,在顶尖的中千世界中,应该都能偶尔照见一段时空长河中的片段。就是有点危险,若被人发现你在窥视,很可能会挨上几下。不过直接用来照人,应该能看到对方的前尘往事。”

林平之无语:“我可没有这种爱好。”

神书道:“话不要说的那么满,当你需要用到它的时候,你就知道拥有一件这样的宝物有多好了,这可是偷窥秘密的好东西。”

“……”

“还有一百多年的时间,要不然咱们也穿梭时空去半边神那个时空耍耍?”

“你可别害我,你忘了界外那位本来是没可能超脱世界的?她身上指不定有隐秘,万一发现了我们……”

“她所在的魔化世界,也是我能打开的十五个中的一个,你要是被她抓住了气息,进入后下场一定很凄惨。”

“……”

林平之道:“我一直没有想明白,她是半步高等仙境的实力,居然会无法进入一个即将升格的顶尖小千世界。也不知道,这方世界究竟有什么古怪?”

“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不好分说。有可能这方世界,是从某一个体量极高的世界分裂出来的。也有可能不是自主化生的世界,而是大能神圣开辟,留下了手段。”

“莫要操心,与我们无关。知道的太多,有时候不是什么好事。”

林平之叹了口气:“罢了,找个地方冥思吧,一百多年很快就过了。”

“这方世界现在这么热闹,你不去看看?”

“算了,日后收回化身,他看到的就如同我看到的,没有必要。”

林平之想了想也没什么好去处,随即化剑光遁行,一头扎入了凌云窟中。

寻了一处石室,准备安安静静待到离开的那一天。

道基依旧不停歇的吸收着天地杀机,吞吐天地能量。

他则默默的冥思,梳理自身之道,探索对功体体系第四步。

这方世界还有许多他没有探索的秘密,奈何自身实力不足,神书又本体残缺不够给力,林平之只能无奈放弃。

他得到的好处已经够多,过于贪婪不是好事。

而如今如火如荼的万世龙庭,以及越发昌盛的功体体系,有化身在,他也没兴趣再去了解。

小龙夺金刀中的败亡剑魂,化身也自会从魔魁身上取得,不必他操心。

此刻,他已如同神话中的仙家一般,身处红尘之外,坐观天地风云变幻。

修为的进境,成了主要的追求。

接连闭关一百二十多年的,他如今已接近一百八十岁之龄,心性越发的澹泊。思想和眼见也脱离了凡俗。

修行的本质,不只是为了增长力量。

也是为了升华本性。

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

似那等拥有神魔之力,还保持凡人心性的修行,才是走了岔路。

子曰: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凡人心性尚且随年岁的增长而变化,何况尽性了命,知行合一的修行者。

杳杳冥冥,已过百八十年。

这一天,天地轰然一震,整座乾坤世界都在动摇,惊醒了冥思一百八十年的林平之。

“世界升格了!”神书在他识海显化文字。

“现在为因,未来为果,定数已生,这方世界之人想要在穿梭时空,是不太可能了。”

“我们离开的时间也快到了。”林平之没有在识海回答,而是幽幽出声回答了一句,他的声音带着久历时光的沧桑。

“等吧,那位迟早会走的。”

……

千古悠悠,浩浩青史。

漫长的征途,会在何时停止?

/105/105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