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调教大明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57章 表弟,你不生气?(1 / 2)

作品:《调教大明

搁在平时,朱元璋或许还会说上一句言过其实,可此时朱元璋却没有反驳,以蓝斌提出的内阁制度,确实当得起宰辅之才四个字。

只是蓝斌年龄尚小,这个宰辅之才能不能成才,还有待考证。

朱元璋又看了看朱标上呈的奏疏,察觉到其中有朱标的痕迹,笑道:「标儿,奏疏上这条内阁阁臣归乡荣养,寄予奏事权,可是你提出来的?」

「父皇,被你看出来了?!」朱标笑道。

「只有你性子仁厚,善待朝臣!」

朱元璋点了点头:「不像蓝斌这小子,虽提出内阁制,为咱分忧。但在内阁制中,处处针对文臣,将内阁阁臣的权力限制的死死的!」

「防范文臣坐大之心,比咱还重。」

「表弟年幼对文臣多有误解,相信以后会有所改观!」朱标下意识维护道。

他当然知道蓝斌对文臣有很强的警惕心,甚至对名教都颇有微词。但蓝斌一心为朝廷,为皇族,又是皇亲。

和他是一家人。

纵使他不认同蓝斌的看法,却不会因此而疏远,惩罚蓝斌。

朱元璋看了眼朱标,意味深长道:「咱倒觉得蓝斌警惕文臣,虽有过度之嫌,却没有错!」

他还是朱重八时,对文人,文官多有崇敬之意,甚至在文人,大儒面前,还有些底气不足。可当他成了朱元璋,当了皇帝,见多了文人虚伪,丑恶嘴脸后,心里崇敬之意逐渐减少。

到最后更是演变成,将文臣们视为稻田里的杂草,时不时的割一割。

当然他也知道治国,还是得靠读书人,所以他将打一棒、子给颗甜枣的手段,玩的极为熟练。

最直观的就是,他一边将文臣视杂草,动辄举起屠刀,杀个血流成河。一边却又抬高读书人的地位。

优待读书人。

比如读书人有了秀才功名,免除一人徭役,见官不拜,案首者,每年赐一定量的钱粮等等。而举人功名待遇更厚,最厚的当属可以直接做官。

这一连串手段下来,朱元璋把读书人群体,制的服服帖帖。

「父皇,你看什么时候推行内阁制度?」朱标知道朱元璋和蓝斌是一路人,至少大方向的观点一致,也不打算改变,也改变不了朱元璋的想法,便岔开话题道。

朱元璋也了解朱标,知道朱标的性子,也不指望朱标能同意自己的观点。从善如流的想了想道:「奏疏留咱这儿,咱在琢磨琢磨!」

「即使如此,那儿臣告退了!」朱标也不意外,朱元璋做事,一向都是三思而后行。哪怕知道某件事是好事,也喜欢放一放,看看在做决定。

不会盲目做决定。

尤其是朝廷重大事情,更是如此。

而内阁制,看似只是给父皇设置一个秘书机构,却牵扯甚广,需仔细思虑才行。

朱元璋唤住道:「慢着,咱还没问你呢!这内阁制,你参与了多少?」

「这内阁制,大部分都是表弟蓝斌的建议,只有很小一部分,是儿臣的看法!」说起这个,朱标有点尴尬道。

他堂堂一个太子,二三十岁的人,却不如一个十三四岁的娃娃,好说却不好听。

即便他不嫉妒,羡慕蓝斌,但想想,多少有点不自然。

朱元璋眉头一挑,沉吟道:「以后谁问起,这内阁制都是你提出的!」

「父皇…」朱标一怔,急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