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开国大帝(4600字求月票)(2 / 5)

作品:《人在死牢马甲成圣

……

皇陵前。

金碧辉煌铺上金砖的祭台,与阴沉肃穆的皇陵显得格格不入。

郑修知道皇陵的结构复杂,分上下两层,分真假两种。

上层皇陵香火鼎盛,那都是给人看的。真正埋葬着历代帝王尸骸的陵墓,藏在别处。

历代帝王陵墓的地址,是每一代皇帝口口相传的秘密,到了魏阳尊这代,出了一点小意外。魏阳尊临死前,幼帝还小,不懂事,这个秘密,便传到了魏如意这里。

魏阳尊死前的想法很简单,正所谓祖宗之法不可变,魏如意哪怕知道这个秘密,也当不成皇帝,总有一日会交到小皇帝的手中。

“吉时已到!”

日上中天,嗓音尖锐的老年文官站在祭台一角,轻咳两声,长袖内抖出一卷皇诏。诏文洋洋洒洒共数千字,上面大约写的是歌颂大乾王朝历代帝王的功勋伟业,辞旧迎新,希望新任帝王秉承魏氏皇室的精神,将大乾王朝千秋万代地传承下去云云。

祭台华伞阴凉下,曾经的大皇子,如今的祈王,掌心中攥着一颗黑白各半的棋子,神色自若地坐在雅座上,由始至终都眉眼低垂,一言不发,似是对这一切,毫无想法,从心接受。

暖日映照,气温渐渐升高。文武百官在诏文诵读中,心思各异。不少人时不时将目光落在祈王的脸上,有的是担心,有的是好奇,有的是等着什么。按理说,女帝登基,心中最应不服的只有祈王,祈王名正言顺,血统纯粹,根正苗红,很难想象祈王能心平气和地接受这一切,不折腾出什么幺蛾子来。

更何况,二皇子与三皇子的死讯渐渐传出,二皇子的死是板上钉钉大家有目共睹,造反嘛,死得好。可三皇子的去向众说纷纭,没有定数。在今日这足以载入史册的大日子里,三皇子的缺席,让他的“死”变得更可信了。

一时间,气氛诡异地安静,大臣们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不敢多言,耐心等着女帝登基。

起初许多人的心思不在诏文上。

可台上负责诵读诏文的文官,忽然脸色发白,指节捏紧,在炎热晌午额头冒出了豆大的冷汗。

“念。”

同样安然坐在林荫伞下,在寂静与奇怪的氛围中,郑修淡然说出一个字,掷地有声。

文官忽然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浑身抖如筛糠:“臣……不敢啊!”

突如其来的怪事,令神游天外的百官们,心思重新汇聚于高台上。

“呵呵。”

这时,刑部尚书江高义,仿佛早已料到了这一刻,整理仪容,长袖一抖,大步迈上祭台,朝伞荫下坐于龙椅上的魏曌帝拱手道:“臣,江高义,斗胆请命,诵读诏文!”

魏曌帝颔首。

与魏曌帝隔着祭台而坐的祈王,半虚的眼睛睁开了一些,把玩棋子的五指微微一顿,修长的眉头蹙起,心中莫名生出几分不安。

这女人想干什么?

她在诏文中写了什么?

为何文官会突然跪下,连念下去的勇气都没有?

没有人给他勇气吗?!

那个女人,到底在盘算什么?

祈王早已推算出,魏曌帝登基一事,大势难挡,如洪流一般,谁挡谁死。但祈王并不在意这一点,他一直都很有耐心,魏曌帝要登基,让她登便是了,如今三弟,二弟皆命丧黄泉,四弟远走南方,不足为惧。一旦魏曌帝死去,这大乾王朝中,有资格坐上帝位之人,只剩他祈王一人!到了那时,他才是天命所归,真命天子!祈王……等得起!

祈王今日坐在此处之所以可以这般安详,无非是选择了继续隐忍,借机夺取父皇不慎提起的“那件东西”,只要夺得那件东西,方才是受命于天,真正的人中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