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炎站在金阶之上,继续宣读圣旨:“太子家令韦弘敏升太常少卿,太子仆蒋俨升光禄少卿,太子右卫率韦纪升少卿,太子中舍人程务忠升任卫尉寺少卿,太子左春坊司直郎驸马薛绍升任殿中少监,太子舍人郭翰升升任户部……”

一名又一名东宫属吏站了出来,对着李显俯身叩拜。

群臣神色肃穆,此刻,即便是再愚钝的人,也听出了蹊跷。

东宫众人,所任官职,都是九寺五监的副职,其他绝大多数人也都调入了六部任职郎中,员外郎等官职。

虽然官位不高,却都是二三把手。

加上他们出身东宫,除了能够彻底的知晓九寺五监,甚至六部的动静,也能在关键时刻撬动整个六部九寺五监,

抛去看似位置很高难以争夺的各部司正职,用副职实实在在的去影响,乃至于控制各部司。

皇帝着重务实的印象已经深深的深入到了群臣心中。

众臣当中,有个人的脸色不由得微微一变。

这个人,就是禁卫将军程务挺。

因为他听的很清楚,他的弟弟程务忠,任卫尉寺少卿。

卫尉寺,掌仪卫兵械、甲胄之政令,总武库、武器、守宫三署。

程务忠做了卫尉寺少卿,那么他这个禁卫将军,还能做吗?

……

珠帘之后,武后平静的看向程务忠,心中不由得叹了口气。

除了册封皇后和太子的事情,今日这封圣旨上的册封内容武后全都知道,程务忠升任卫尉寺少卿的事情,她怎么可能不知道。

但先帝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要让程务挺升任右领军卫大将军,昌州都督。

他这个禁卫将军早晚要离开,还不如顺带让程务忠任卫尉寺少卿,这样能让武后在关键位置又增加一份底气。

卫尉寺卿杨再思虽然出身弘农杨氏,但是和武后并不是太亲近。

毕竟当初李显任雍州牧的时候,杨再思就已经是雍州长史,再加上一个雍州司马的苏良嗣,整个雍州上下和武后关系都不是太好。

现在正好可以通过程务忠来渗透掌控卫尉寺。

武后侧身看向李绚,眼神微沉。

李绚虽然跪着,但眼底也是无比惊讶。

他当时不过是提了一个建议,姚令璋就执行的这么彻底吗?

皇帝病逝,有不少老臣顺势致仕,朝中也空出了不少的位置出来。

有的人升,有的人离开。

明升暗降,外放。

朝堂一时间空出不少位置来。

加上散官,勋,爵位等赏赐,几乎人人都有好处。

哪怕是致仕官员,也有厚赏。

不过绝大多数官员,对于武后和皇帝的感恩是一样的,毕竟在他们的眼里,武后和皇帝毕竟是母子,没有多少区分。

但对于很多身处高层的官员,却已经看到了平静之下的波涛汹涌。

皇帝和武后,还有裴炎,三个人之间的权力斗争。

……

“……加封禁卫大将军,绛国公裴行俭,为太子少师;加封左卫大将军,平阳郡公薛仁贵,为太子少傅……”

殿中群臣猛然抬头,难以置信的看着裴炎。

禁卫大将军裴行俭为太子少师,左卫大将军薛仁贵为太子少傅,右卫大将军李绚为太子少保。

李绚跪在那里,目光直直的看着武后。

他不知道李显究竟是怎么说,竟然能够让武后同意盖印。

难道……是骄兵之计?

李绚几乎在转眼间就有了一个可怕的猜测。

他的拳头微微的攥紧。

裴行俭,薛仁贵,还有李绚,他们三个在二月之后,一个要回扬州,一个要回代州,一个要回蕃州。

即便是他们三个任了太子少师,少傅,少保,也很难在关键时刻起到作用。

好手段啊!

用虚位放松所有人的警惕,武后好手段啊!

恐怕今日之后,不会再有任何人怀疑武后有夺位之嫌。

当然,对于李绚来讲,在他和薛仁贵,裴行俭三个人离京之前,不会有太大的危险。

当然,这个时候,若是武后真的要针对谁,只要准备妥当,别人想要反应过来也很难。

这个人也可能是李绚他自己……

突然,李绚感到一阵莫名的毛骨悚然。

武后一旦沉寂下来,将会是十分可怕的,因为她一旦出手,必然是雷霆万钧。

到时候,就看谁最倒霉了。

李绚可不希望这个人是自己。

……

“……禁卫将军程务挺,升右领军卫大将军,任昌州都督,昌州刺史;禁卫中郎将李祎升任禁卫将军……”

军中诸将忍不住的抬头,目光落在了裴炎身上。

众将都知道,程务挺能够升任禁卫将军,多靠了当年帮助裴炎背刺裴行俭。

之前,皇帝已经允了李谨行的请辞,如今任新的右领军卫大将军是必然的事情。

只不过众将一直都以为会是黑齿常之,没想到竟然是程务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