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世界第一,大推力霍尔推进器(1 / 2)

作品:《重生99做汽车巨头

凡是曹阳吹过的牛,最终都实现了。

这一次“嫦娥号空间站”的发射上面,自然也不会例外。

在完成核心舱的发射之后,第二周就进行了第二次发射,开始把更多的空间站构件发射升空。

毫无意外,这一次的发射也是非常成功的。

不过,新的构件发射升空之后,一个全新的问题就开始出现在启明星科技及同行的眼中。

那就是启明星科技是否有能力在太空之中把这些构件完美的组装起来,让它们真正的发挥作用。

这种工作在地面上的话,其实是一点都不难。

甚至组装工作对于许多产品的生产来说,算是最简单的一个工艺了。

但是在太空之中,这个问题却是一点都不简单。

只要是某个角度稍微没有调整好,指不定就会出现大的问题。

轻的话就是浪费时间重新折腾,严重的话直接就把设备给搞废了。

不管是哪一個结果,肯定都不是曹阳希望看到的。

以前,很多人观看空间站相关的一些操作,都会觉得慢悠悠的,实在是不过瘾。

这里面是有各种各样的原因的。

一方面,本身空间站相关的各种移动动作,都是很细微的操作,你动作大了是不行的。

当然了,想要在太空之中再搞大动作,也是非常困难的。

因为这意味着你需要有相关的动力输出才行啊。

像是发射的时候,依靠的是火箭的推力。

但是空间站要长期运行,要是依靠火箭的话,虽然不是不行,但是就会带来许多的问题。

像是国际空间站上面,每年就都需要依靠北极熊去发射火箭,运输一些燃料进行。

为的就是让国际空间站能够正常的运行。

这一次启明星科技会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是许多人都关心的。

“一号霍尔推进器启动正常!”

“角度调整到位!”

“打开三号对接设备!”

“对接成功!”

在启明星科技内部的控制大厅,技术人员正在有条不紊的监控着嫦娥号空间站核心舱跟其他构件的组装连接工作。

由于大部分的工作都是由系统自动完成,只有出现特殊情况的时候才会进行人工介入。

所以控制大厅内部的气氛并不算是特别的紧张。

毕竟类似的操作模拟,之前已经进行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曹总,这一次我们的核心舱跟其他构件的组装速度,比其他的空间站快了好几倍。”

“一般的空间站要组建这种构件,往往需要耗费好几天的时间,但是我们在半天之内就完成了所有的工作。”

“这里面大推力的霍尔推进器是功不可没啊。”

赵思宇站在曹阳面前,全程观看了这一次的构件组装过程。

虽然之前做了很充分的准备,但这毕竟是第一次实操,所以大家都还是比较重视的。

“这个霍尔推进器的推力可以达到多少呢?”

曹阳自然是知道核心舱的各种设计结构的,毕竟有不少项目都是他亲自参与的。

不过,跟着曹阳和赵思宇一起观看这一次对接过程的钱俊峰,心中就有无数个问题想要确认。

霍尔推进器利用了霍尔效应,这种效应是指把通电导体置于磁场中,洛伦兹力就会让导体中的电荷发生偏转,从而在导体两侧产生电压差,即霍尔电压。

霍尔推进器的核心部件是离子发生器,其中有离子化的惰性气体,如氩气、氙气。利用霍尔效应产生电场,把离子以每秒10至80公里的速度高速排出,从而产生推力。

相较于化学火箭发动机,这种推进方式不需要燃料的燃烧来产生高温高压气体,而是利用太阳能、磁场和电场来产生高速离子流,所以能够更高效地把能量转换为推力。

霍尔推进器拥有极高的效率,同时也具有很长的工作寿命。

正常情况下,霍尔推进器可以持续运行数千个小时,而传统火箭推进器只能运行数分钟到几个小时。

这使得霍尔推进器在长时间航行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例如,当人类开始探索火星和其他行星时,霍尔推进器可以为宇宙飞船提供可靠的推进力,从而使宇宙飞船能够在太阳系中旅行数年甚至数十年,而不必担心燃料耗尽的问题。

除了探索太阳系,霍尔推进器还可以在深空探测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它可以用于探索遥远星系中的行星、恒星和黑洞,甚至可以用于进行星际旅行。

所以许多国家都对霍尔推进器进行了许多研究。

北极熊那边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研究这个玩意了,美利坚的方向虽然略微有点不同,但是现在也是在大力的发展这方面的技术。

但是华夏在这方面的技术水平,之前都是比较差一些的。

哪怕是已经追赶了许多年,到现在为止,航天科技的霍尔推进器的推力,都还是停留1牛以内的水平,单位都只能用毫牛来标注。

但是北极熊和美利坚却都已经进入到了以牛为单位的时代。

眼看着启明星科技核心舱上面安装的霍尔推进器的使用效果比自己想象的要好,钱俊峰的第一反应就是对方在霍尔推进器上面取得了比较大的突破。

这对华夏的航天事业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小事。

因为这种技术,不管是美利坚还是北极熊,都是对华夏进行封锁的。

他们绝对不会主动的告诉你这个东西应该要如何设计。

这也是华夏这些年都没有取得特别大的突破的重要原因。

“钱总,我们的霍尔推进器的功率达到了120KW,推力达到了,目前是处于世界第一的存在。”

赵思宇轻飘飘的一句话,给钱俊峰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么一点推力能够做什么?

虽然一只手推一下的力气都不止。

但是要知道美利坚最新研究的X3霍尔推进器,对外公布的设计数据也只是100KW的功率,的推力。

并且这只是他们的设计数据,这款产品按照计划还要三年的时间才能研究成功呢。

结果现在启明星科技已经把的霍尔推进器都给用到了嫦娥号空间站上面了。

这绝对是放了一个原子弹啊。

“赵总,是四台霍尔推进器合起来的推力达到了吗?”

在钱俊峰看来,哪怕就是这个结果也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不说全球第一,华夏第一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能够做到这个水平,其实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

用在空间站上其实也够用,至于各种卫星上面,那就完全没有问题了。

不过,赵思宇要表达的肯定不是这个意思。

“是一台霍尔推进器的推力达到了,不是四台合起来的推力。”

“要不然我怎么敢说这一款霍尔推进器的推力是世界第一呢。”

“跟我们之前在星链卫星上使用的霍尔推进器相比,我们直接实现了几十倍推力的提升。”

“将来还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的提高,为我们的太空探索项目做更大的贡献。”

赵思宇脸上洋溢着自信。

虽然嫦娥号空间站上面也还是安装了不少火箭发动机,为的就是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的推动空间站移动。

比如出现陨石撞击之类的情况,那就需要快速的调整空间站的位置。

在短期内的爆发力方面,霍尔推进器肯定是没有办法跟火箭发动机相比的。

不过大多数时候,霍尔推进器已经够用了。

因为它可以长时间的工作,不断的给空间站一个推力的话,从物理学的角度考虑,最终是可以让它增加到一个非常大的速度的。

并且有了霍尔推进器之后,可以大幅度的削减火箭发动机的使用次数。

这就意味着火箭燃料的储备也可以少很多,并且不需要经常去增加燃料。

看看国际空间站,就是因为在这方面的工作没有做好,每年都需要花费几亿美元的成本去进行燃料补充。

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对于空间站的长期运营是非常不利的。

“曹总,赵总,不声不响之间,你们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惊喜啊。”

“美利坚和北极熊封锁了我们那么多年的霍尔推进器技术,没想到就这么被你们给突破了。”

“的推力,我觉得在未来十年之内,都是全世界最先进的存在了。”

“能够打败你们的,只有启明星科技自己了。”

钱俊峰这话还真不是在拍马屁,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话。

别看这个东西是一个小玩意,关键是大部分的航天器上都是用得到的。

特别是将来华夏准备大规模的进军外太空,对于霍尔推进器的需求就更加强烈了。

大推力的霍尔推进器可以起到的作用,绝对是巨大的。

甚至根据启明星这边的情况,航天科技都需要考虑调整将来的一些布局了。

“我们的终极目的是能把霍尔推进器的推力扩大到一千牛的水平,那么实现火星探索以及火星轨道空间站的修建就可以大大的削减各种燃料的携带,为宇航员提供更加充分的补给。”

赵思宇再一次的放了一个卫星出来。

一千牛水平的霍尔推进器,这是大家想都不敢想的存在。

虽然启明星科技现在也没有生产出来那么夸张的产品,但是人家敢提这样子的目标,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这给人的感觉就是大家的船只吨位刚刚突破1万吨的时候,你说要修建一座百万吨排水量的超级巨轮。

要是一般的企业说这样子的话,大家完全就会当成一个笑话来看待。

但是启明星科技说这话,情况就不一样了。

钱俊峰还真是认真的考虑了一番,想着将来霍尔推进器的真的可以达到1000牛推力的情况下,会发生什么巨大的变化。

甚至别说是1000牛了,就是达到了100牛,那也是一个了不得的变化了。

这个大饼,很让人期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