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二章 把祖坟刨了!(求月票)(1 / 3)

作品:《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坤宁宫。

马皇后和朱元璋两人,都停下了正在吃饭的动作,转头望向韩成。

等着韩成接下来的答案。

这个时候,不仅仅是朱元璋好奇就,连马皇后也一样是如此。

这种更为简便的注音之法,还有韩成来到大明之后,就一直在写的简化字,那都是非常好的东西。

一旦推行下去,今后必然会令学习难度大大降低。

是绝对的好东西。

可哪能想到,韩成居然说只这两样还不够,还需要有一样东西进行配合才行。

而他所说的那种东西,要比简化字,以及汉语拼音都更加要好用,更加重要。

这让马皇后也想要知道,韩成所说的这样东西,到底是什么。

怎么听起来竟如此之神奇?

原本朱允熥这孩子,吃饭吃的不亦乐乎。

这个时候见到皇爷爷皇奶奶两个人,都不吃饭了,全部都望着二姑父。

当下便也把自己那伸出去了一多半的筷子,又给缩了回来。

也坐在这里,扭头望着自己的二姑父。

等待着二姑父开口。

韩成倒也没有卖什么关子,直接开口道:“岳父大人,岳母大人,我所说的这种东西,其实是很简单,它的名字叫做字典。”

对,韩成说的东西就是字典。

韩成所接触的第一本字典。就是那种上学时,使用的小本新华字典。

红黄相间的封面,给他留下了很多深刻的印象。

不过这东西,在他上了初中之后,就不再怎么用了。

以往,他并没有到意识到这东西的重要程度。

但是现在,在朱元璋准备在大明推行简化字,汉语拼音,提高人读书认字效率,传播知识时。

韩成却不由自主的,就想起了字典。

朱元璋想要在大明推行简化字,推行拼音,其中的前提,需要先编撰出相应的字典来。

把一切都弄得有规律可循,有权威的东西可以依据。

只有这样,才有了推行简化字和汉语拼音的标准,或者说是基础。

若是没有这东西,想要推行简化字和汉语拼音,根本不行。

哪怕是朱元璋,动用皇权强行推行也不成。

没有相应的字典,它们便是先天不足。

很容易造成混乱。

只有编出相应的字典出来之后,再进行推广才可以。

“字典?这是什么东西?”

朱元璋听到韩成的话之后,多少显得有些疑惑。

这是个他没有听说过的新名词。

朱元璋不知道字典,韩成倒也不觉得奇怪。

当下便出声道:“所谓的字典,就是把所有的字,都给归纳到一起。

按照偏旁部首,或者是拼音给它们排序,并对每一个字进行注音,注释,同时还要规范书写笔画的典籍。”

听到韩成的这个解释后,朱元璋一下子就变得恍然大悟起来。

“嗐!你非要说字典,弄的咱还以为是什么不得了的东西呢!

这不就是说文解字吗?

你说的这东西,上千年前就有人做过了。

就是那个叫许……许慎,对,就是叫许慎!

咱没有记错!

就是他编撰出来的。

东西写的很详细,不仅仅写了你所说的那些,还把字的演变都给写了出来。

咱记得,他好像还把字给归结了成了几个部分。”

说文解字的内容竟然是这。

韩成听到朱元璋的话,倒是稍微有些愣了一下。

原来字典这种东西,那么多年之前就已经有了。

许慎和说文解字的名字,说实话,韩成在后世之时都有听过。

知道有这么一个人,这么一部书。

但是,说文解字具体写的是什么,他从来没有去了解过。

这个时候被朱元璋如此一提及,他才明白,原来这就是华夏最早的字典!

只不过叫法不一样而已,没有冠以字典之名。

这让韩成微微有些脸红。

话说,原本他还想通过字典,来痕迹的震惊一下朱元璋这个老丈人。

哪能想到,这次却被老丈人给反手教育了。

字典竟然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了!

好在韩成脸皮也是很厚的,转眼之间就把这点儿尴尬给消除了。

“对对,就是这种东西。”

韩成点头应和。

“只不过在我们后世,已经是习惯性的把相关书籍,给叫成字典了。”

如此说着,却也是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