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1 / 2)

作品:《本王看你们迟早都被历史车轮辗死

“本王这么大个人了,岂会做这等幼稚事。嗝。”

“那就好。王爷你哭完了就睡吧,有什么事叫一声,属下就在门外。”张天仓说。

然后他就出去了,直到本王也不知自个儿啥时候睡着为止,再没进来过。

寄人篱下,自然要知情识趣。好在本王早也在太后与皇上那儿练就了一身厚脸皮的本事,翌日醒来后,便当昨日无事发生,与张天仓该如何还如何。

又过去了三个月。

这三个月间,外头继续天翻地覆。

天义王原本占领了南京,自称“迁都”,还利用皇上的名义下了几道旨,正式点封他们。

但没多久就内乱起来,据说是“大将军”不满天义王专权,天义王不满“大将军”试图绕过他去私会皇上,两人几番勾心斗角,最终忍无可忍,撕破脸皮,直接吵了起来。

一个说:“当年说好一起举事、平分天下,冲锋陷阵都是老子举着刀剑上,你在营帐里吃香喝辣安安全全,你他娘的现在就急着爬老子头上了?”

另一个说:“你当初因口角斗殴打死了人,要不是本王念在远亲的情面上为你疏通关系救出了你,后来举大事也惦记着拉扯你一把,你有今天?你这忘恩负义的白眼狼!你除了一身蛮力再没别的长处,还不都是我靠脑子殚精竭虑才有今天!”

吵完,本来还没什么,但紧接着皇上下了道旨意,以对天义王大不敬之名禁足“大将军”。

这下子如火上浇油,如利刀直捅“大将军”的心窝,气得他一把火烧了他自个儿的府邸,率领精锐离“京”出走。

天义王急忙叫说客追上去解释绝不是他叫皇上下的旨。

说客便向“大将军”传话:“天义王说,只因皇上待他格外尊敬亲近,因此才护他心切,还请大将军不要和个孩子置气,显得多小心眼子啊。”

“大将军”听这话,心中不舒坦,勉强忍了。他将信将疑地想了一番,抛去天义王的嚣张外,结合形势,他其实也有些后悔一时冲动了。但他左右都已经领着人走那么远了,就这么轻易回去就嫌没面子,多少得让天义王给他个台阶下。

说客向天义王传话:“大将军说您必须要亲自前往营地,重礼赔罪,叫天下人都知晓他的地位功劳,否则他绝不回来。”

天义王闻言,断然拒绝。

“大将军”要面子,他天义王就不要面子的吗?

但精锐还是想要,天义王便也勉强按捺对“大将军”如斯嚣张的不耐,忍辱负重地表示:两人是远亲,此事合该算是家事,何必拿到台面上去叫外人看笑话?你先回来,私下里说。

说客向“大将军”传话:“天义王说您实在是小家子气,上不了台面,他大人不记小人过,不与您计较,您还是识趣些,自觉回去吧。”

“大将军”当场歃血发誓:是天义王那老贼不义在先,他们从此势不两立!

然后,“大将军”率精锐走得更远更快了。

说客向天义王传话:“您想必看报纸都看到了他的回应,也不必愚下多言了……”

自这件事后,天义王麾下其他人也各自生出心思。

一则是,那“大将军”与天义王虽是远亲,却究竟也有亲缘,如此都……那其他人……

二则,自古以来共患难不易,同富贵就更不易了。

如今国内局势数足鼎立,谁也不愿先动,便算是稳定。正所谓饱暖思淫|欲,大概就是类似这么个意思,大家的心思就活络起来。

就很乱。

而“大将军”那边,由于一时义愤出走,事到如今,撑着一口气,也绝说不出回去的软话来,便硬着头皮打了一座不大不小的城池,暂且驻扎。

没多久,那说客又来了,问他:“你后悔了吗?”

“大将军”冷着脸,许久,反问:“他让你来找我做什么?”

说客道:“天义王说,您除了打架,什么都不会,还是别硬撑了,赶紧回去吧,他大人有大量,原谅您。否则您指不定哪天就被岁无雨之类的打死啦。”

“大将军”:“滚!”

说客滚回天义王面前,说:“某刚将话说完,大将军就怒不可遏,让某滚。”

天义王皱眉:“你可是照本王的话说得?”

说客信誓旦旦:“绝无一字篡改!”

天义王一拍桌子,怒道:“我都身陷如此困境危局了,拉下身价去请他回来相助,也将我与他合则生分则死的道理说得清清楚楚,他却如此冷漠吗!真是翅膀硬了!”

说客叹气,说:“他说……唉,没,他没说。”

天义王瞪眼:“快说!他还说了什么!敢有隐瞒,我杀了你!”

说客又叹气,许久,说:“他说……要死也只有您死,精锐在他手上,他才不会死……”

“混——账——”

天义王掀翻了桌子。

被背叛的滋味儿就很痛苦,由此产生的恨意就很浓烈。

天义王大怒之下,生出毒计,不顾往日情义,叫人假意投奔“大将军”,实则偷走“大将军”如今驻防地的布防图,然后又去假意投诚岁无雨,献图怂恿岁无雨去打“大将军”。

到时候,再看局势决定要不要救“大将军”。说不定,“大将军”便要低三下四地来求他,呵呵。

然后岁无雨转手便将叛徒与布防图送回了“大将军”面前。

就很尴尬。

如此几番下来,“大将军”对天义王彻底失望,决定投降岁无雨。

然后他死在了归降日的前一个夜里。

据说,是被天义王派去的细作毒杀的。

反正本王是据张天仓这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