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什么叫域外天魔啊?(二合一章节)(1 / 2)

作品:《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黄泉外,大唐人间。

化身为“陈东楼”的雷俊,及唐晓棠、方景升、萧航等人,皆在先前生成的虚空门户入口处,仔细揣摩黄泉门户当前的变化。

唐廷帝室方面,湘王张洛处理过先前受李林雪等人袭扰的山民百姓后,亦率众前来。

章太冈、纪川、谢一楹先后自清霄府中现身。

“陈师叔,那艘骨舟,同这黄泉邪修首领之间的关系,似乎……”章太冈轻声问道。

“陈东楼”若无其事:“是他突破自九重天后祭炼的本命法宝。”

章太冈连连点头:“那这一下沉舟,此獠本人也绝不好过。”

虽然大唐蜀山派上下皆斥黄泉里蜀山一脉为奸邪。

但从道法路数而言,对方是毋庸置疑的道家炼器派传承。

既如此,本命法宝彻底被毁,姬尧本人定然受牵连。

这位已经修成九重天圆满散仙之体的道家炼器派大乘高手,仙魂之坚韧,远超寻常。

但本命法宝被毁,气机牵动下由内而外产生影响,姬尧再是散仙之体,也承受不住。

双方敌对,大唐蜀山派仍认可姬尧修为实力和才情天赋之高明。

对方炼制的那艘白骨神舟,确实堪与过去的五衰大道钟,眼下的清霄府等蜀山至宝相提并论。

但是参考这件法宝的气息与奥妙,大致可推知其祭炼过程中折损了多少人命生魂。

此宝越强,越令人齿冷。

如今姬尧被被逼得忘川沉舟,正令人舒一口气……纪川心道。

“陈东楼”目光注视先前黄泉门户所在但现在一切都消失无踪的方位,随手轻挥,一青一紫两道剑光向后飞出,落在纪川和谢一楹身旁。

他口中则冲章太冈吩咐道:“清霄府回山后,仔细整饬一下山门霄顶。”

章太冈忙应道:“是,陈师叔。”

纪川、谢一楹则连忙将蜀山派两大飞剑紫微、青冥各自收好。

“陈师叔,黄泉里那柄凶剑?”谢一楹轻声问道。

“陈东楼”随口道:“已经毁了,那老虔婆也已经被我斩杀。”

虽然他们谈话似有些没头没尾,但此情此景,周围其他人听后,不难联想到,“陈东楼”、谢一楹说的乃是里蜀山另一件至宝,黄泉剑。

唯有此剑,方才对得上此刻重归纪川二人之手的蜀山紫青双剑。

所以……

不仅仅是白骨神舟,连黄泉剑,也一并毁了?

堪比大唐蜀山六合至宝相提并论的两大法宝,此番全部陨灭?

执掌黄泉剑的里蜀山长老,道家炼器派九重天大乘高真李林雪,同样已经身亡?

黄泉剑虽然不是李林雪本命法宝,但此前对方携此剑连续两回在大唐人间逞威,凶名昭著。

如今不止剑断,人也亡了么?

看着“陈东楼”背影,众人心中尽皆凛然。

虽然看模样,他之前紫青双剑尽在手,对上李林雪和黄泉剑算是双剑对单剑,可毕竟是深入李林雪熟悉的黄泉,这种情况下击败对方也就罢了,李林雪甚至连跑都没能跑掉么?

紫青双剑一起在手,听起来煞是威风。

但想要孤身一人同时驾驭如此两件法宝一起发挥威力,其实并不容易。

这位蜀山派的“陈长老”,看来确实已经臻至九重天大乘高真之境了。

此前有数百年不曾出过九重天修士的大唐蜀山派,如今也终于有大乘高真再现了么?

不仅方景升,连张唐宗室的湘王张洛,此刻都不禁微微沉吟。

唯有原本同样在揣摩黄泉门户开合的唐晓棠,这时眼角余光瞥着身边“陈东楼”。

她嘴角微微牵动一下,似乎想做个撇嘴的动作。

章太冈这时则同张洛言道:“湘王殿下,贫道等同门,此番随陈师叔入黄泉,除了带回本派至宝清霄府外,另外带回不少平民丁口,当下被暂时收罗安置在清霄府中,晚些时候需朝廷协调地方,做进一步妥善处置。”

他略微顿了顿后,补充说道:“贫道此前在清霄府内时,大致查探了一番,这些百姓……大部分并非我大唐治下子民,很多是黄泉奸邪从别的人间掳掠而来,当中不少人,在黄泉中已经生活一些年头。”

张洛闻言,面色顿时严肃起来。

章太冈所言虽然不够直白,但他已经从中听出几层意思:

这些百姓,大部分来自大唐以外的人间。

黄泉并非适宜人生存的世界。

更别说大量凡人百姓多年繁衍生息。

有此结果,只会是黄泉里蜀山一脉布置。

参照他们的行事作风、道法路数、炼器法门,实在很难让人相信他们将黄泉营造成世外仙境,供凡人百姓安居乐业。

或许表面上如此。

但他们的初衷和目的,绝不单纯。

在场众人,或许很少有谁接触民间圈养牲畜。

但他们大都见过药园栽种培植,等成熟后收割采摘富含灵气的灵植仙草……

“章掌门放心,本王会尽快协调各地州府处置。”湘王张洛言道。

章太冈:“有劳湘王殿下,本派同门会从旁协助。”

张洛轻轻颔首。

然后,他视线看向“陈东楼”的背影。

“陈长老……”张洛略微沉吟后开口。

“陈东楼”随口道:“怎么?”

湘王张洛:“不知陈长老稍后,可是预备同章掌门一起回返蜀山霄顶?”

“陈东楼”言道:“不一定。”

章太冈、纪川、谢一楹等人闻言顿时苦笑。

湘王张洛则言道:“此番黄泉之乱,多亏几位方才得以平息,大唐黎明社稷,方得安稳。

只是人间如今四方不靖,各方妖邪乱舞,正是多事之秋,如有陈长老相助,则至少大唐西陲安矣。”

“陈东楼”淡然道:“我更乐意继续琢磨一下黄泉。”

张洛听出对方语气中的冷淡。

章太冈、纪川、谢一楹等蜀山修士此刻眼观鼻,鼻观心,不发一言。

从蜀山派当前角度而言,同唐廷帝室交好,利大于弊。

大唐蜀山派同黄泉里蜀山的争锋,也多次得到唐廷帝室驰援。

故而蜀山派上下,在很大范围内,都愿意配合唐廷帝室行事。

但这个道理,却不适用于陈东楼,章太冈等人亦不好从旁规劝。

不论紫微剑,还是清霄府,都是因陈东楼的存在,方才得以重归蜀山。

甚至,当初黄泉里蜀山第一次逆伐人间时,大唐蜀山派险些被夺走北冥神枪,亦是因陈东楼方才化险为夷。

“除恶务尽,陈长老所虑,不无道理。”湘王张洛面色如常。

黄泉里蜀山一脉这次确实损失惨重。

但里蜀山掌门九重天圆满境界的姬尧一日尚在,威胁便仍然巨大。

谁也不能保证,里蜀山方面这次吃了大亏,稍后晚些时候会不会再集结报复。

有“陈东楼”和大唐蜀山派盯着他们,唐廷帝室方面可以集中精力到其他方向。

荆襄方族众人面面相觑,暗自点头。

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

“蜀狂人”陈东楼人如其名,重现大唐人间,本色如故。

他虽然不反唐廷帝室,但显然也没有向朝廷靠拢的打算。

荆襄方族同巴蜀之地的蜀山派算是打交道多年。

方世翰、方景升、方善同等人都对陈东楼不陌生。

对方实力更加强横,但作风没变。

唐廷帝室中枢,很难支使动他。

对这样的人,荆襄方族不奢求对方有什么偏向,只要两不相帮置身事外便好。

尤其是“陈东楼”当前看来同大唐蜀山派的关系也一般,顶多是有些许香火情。

唐晓棠这时则亮出自己的国师印,印上闪动淡淡光辉。

“东边,怎么好像又出问题了?”唐国师微微皱眉,看向张洛:“那海王菊还敢回来?”

湘王张洛肃容答道:“海王菊为国师所伤,目前未敢再现身,但是东海上人间与天理相通的虚空门户,重新洞开了,苏州楚国老重赴余杭坐镇。”

大唐人间,现在确实是到了多事之秋。

张洛方才打探“陈东楼”接下来的意向,原因便在于此。

唐晓棠抬脚踩了踩眼前地面。

山川完全平静,黄泉门户再不重现。

“好,我回东海去看看。”

唐国师完全不介意东奔西走:“上次没赶上,这趟我看看那天理中的儒生,到底怎么回事。”

湘王张洛:“有劳国师。”

“陈东楼”则跟章太冈、纪川、谢一楹他们吩咐:“这里留点人盯着,其他人回霄顶吧,我四处转转,看有没有别的途径再入黄泉。”

章太冈:“是,陈师叔。”

湘王张洛:“陈长老放心,会有专人留守戒备。”

荆襄方族亦有少量代表留下,余下大部分人,同族主方景升一道告辞离开,返回荆襄。

陇外的萧航亦告辞离开。

相对荆襄方族而言,他陇外萧族当前更加单薄。

“剑在陈师叔手中,方不负青冥之利啊。”

纪川一边温养青冥剑,一边目送“陈东楼”的身影离开,他不禁轻声一叹。

旁边谢一楹同样在温养紫微剑,闻声笑道:“陈师叔的剑术,明显更合紫微剑。”

纪川轻轻摇头,没有再接话。

谢一楹亦随之沉默。

她知道纪川不是在反对她的观点,而是惋惜早年陈东楼出走一事。

当年一朝错过,如今再不复回。

对方还能留着同蜀山派几分香火情,他们已无法奢求更多。

实事求是地讲,谢一楹和纪川一样,因为入门时间的缘故,对那位传奇的陈师叔,其实了解有限。

徐端、叶东明、纪东泉、何东行等人在这方面的复杂情绪,谢一楹并不能完全做到感同身受。

只是这次眼见“陈东楼”同时驾驭紫青双剑,逼得里蜀山一脉死敌折剑黄泉,沉舟忘川,令谢一楹不禁大为叹服。

而一战之后,“陈东楼”飘然而去,紫微剑重归谢一楹之手,反而令她心中生出遗憾之感。

到这个时候,她终于能体会到几分徐端、纪东泉等人的心情。

“说来,陈师叔的剑道路数,相较从前,也有不少全新变化。”

纪川这时笑着打破沉默:“从前他与紫微剑更合,如今则是跟青冥剑更合了。”

谢一楹:“嗯,也确实。”

章太冈这时言道:“修行当不断精进,推陈出新,而非故步自封,陈师叔那般修为实力尚如此,我辈后人更当时刻敦促警醒。”

纪川、谢一楹皆道:“师兄说得是。”

“你继续研究黄泉?”唐晓棠则私下传音给化身为“陈东楼”的雷俊。

雷俊回复:“短时间内不用担心黄泉了,那里经历剧烈动荡,再骤然平息,不仅我们从外界暂时不得其门而入,便是黄泉里面的人,也没法再重新开启虚空门户,前往人间,至少能得几年清静。”

唐晓棠哼了一声:“便宜他们了。”

雷俊:“他们在黄泉中经营多年,对黄泉的了解,确实不浅。”

唐晓棠:“你接下来是回山,还是和我一起去东海?”

雷俊:“东海当前动静还不大,我先回山。”

他隐遁自身行迹,悄然返回自家龙虎山天师府山门。

刚回山,见到师父元墨白,对方便带来一个消息:“南宗林族,毁了。”

雷俊:“天理中人?”

元墨白轻轻颔首,同时将一份讯报递给雷俊。

雷俊看后,不禁微微摇头。

天理门户重现,有天理修士从中现身。

但他们这趟没有像上次那般靠近余杭、明州等地。

而是,向北,自苏州和青州之间登陆。

那里,正好是南宗林族新的定居之地。

距离当初江州祖地被破,南州林族搬迁移居,已有二十余年近三十年时间。

只是,沧州叶族、幽州林族当年祖地被毁后,以他们的家底,到如今都未能将祖地完全重建恢复旧貌。

又何况情形远比他们更惨的南宗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