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陆总!全少良要走!(1 / 2)

作品:《重生18年从直播CSGO开始

白泽火爆全网只用了十五分钟。

并且在中午冲上了热搜第一。

之后在晚上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甚至就连七点档也给了足足二十二秒的时间。

一时间盘古公司和繁星集团的名气如日中升。

陆一鸣也从星城首富。

渐渐有人开始叫嚣即将成为全球首富了。

单说电池这一个项目。

足以撬动万亿级别的市场。

甚至可以说只要开始量产,那么生产线就是印钞机。

至于人工智能白泽。

则是让所波及行业纷纷哀嚎遍野。

某某变天一词开始在全网刷屏。

发布会是在九月的最后一天。

之后全网大讨论是持续了三天。

这三天热度最高的时候陆一鸣没有直播。

一是趁着国庆假给自己儿子女儿办满月酒,二是刻意选择在热度高的时候降降温。

十月三号这天上午。

陆一鸣来到了正在建设的繁星集团总部工地。

繁星集团总部占地面积二十七亩。

总投资一百二十八亿元。

这只是一期的费用。

总计是规划了四期,预计时间是在八年内建成。

后续三期费用加起来是还需要一百亿左右。

事实上陆一鸣原本没打算弄这么大的地盘。

有个大厦足以。

但当地部门是又给优惠又批地。

忙前忙后只是希望繁星能成为星城的名片。

陆一鸣也不好拒绝。

“当前正在建设的建筑百分之九十已经全部封顶,预计月末可以进行初步装修,年后就可以正式投入使用了。”

说话的是建设方派来的经理。

当前陆一鸣在星城的几个项目都是交给他背后单位负责的。

由于前几个项目陆一鸣的中东作风。

让其建设公司就差将陆一鸣给供起来了。

闻声陆一鸣点了点。

参观工地只是今天陆一鸣的第一站。

难得休假无事。

他选择到处看看。

公司事务他可以完全不管,但偶尔显示一下存在感,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回到公司已经是中午了。

等待多时的曹思韵是拿来了这三天交来的A轮融资报告。

“陆总!这里是我整理好的部分!估值均是在一万二千亿左右,您看选择哪些公司或個人”

一家新公司估值一万二千亿。

这说出去怕不是又要震惊全网了。

不过白泽值这个价就是了。

能看到曹思韵提交的报告多达三十多份。

陆一鸣随手打开几份。

都是认购百分之一。

这意味着就当前陆一鸣打开的这几份,只要签字盖章就意味着新公司能入账120亿。

来钱属实不要太容易。

既然这里只是整理好的部分。

陆一鸣当即说道:“那就等剩下的整理好一起决定吧!锂电池那边的企业统计好了吗?一共是多少家?”

关于锂电池行业。

陆一鸣打算给一条生路。

倒不是他要做什么大善人。

而是有些事情真不能做太绝。

面对这个问题。

曹思韵点头道:“已经初步统计了!百亿级规模以上的七家,百亿级以下的是二十七家,均是无外资背景.”

当前锂电池行业是正式进入寒冬。

曹思韵顺便汇报了一下前天周一开盘后。

这几天锂电行业股市的情况。

上市锂电公司是周一直接上演跌停大戏。

直到今天已经跌停三次了。

基本上都是开盘十分钟内陆续跌停。

三天股价集体跌了百分之二十七点一。

堪称股灾级别的损失。

主要是这个跌幅没个头。

除非有证据证明盘古公司发布会上那块固态电池的数据是作假。

但就当前到场的那些领导的分量来看。

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同时不只是国内,国外锂电行业也是损失惨重,可以说全球锂电行业,受固态碳离子电池发布影响,在这短短几天时间蒸发了几百亿美刀。

得知造成这么大影响后。

陆一鸣也是嘴角直抽抽。

这也难怪何海坚给他安排了一队寸头保镖。

国外的他自然不会管。

至于国内的这些。

陆一鸣思考几秒后说道:“你觉得把固态锂电池的原料和生产线分开,并将生产线的任务交给他们,我应该收取什么代价为好?”

听到这话。

曹思韵表情一凝。

随即说道:“陆总!我觉得他们应该付出不了这么高的代价!”

当前锂电行业是肯定完蛋了。

倒闭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固态电池最强的其实不单单是能量密集度。

而是环保。

可回收利用这点已经秒杀锂电了。

事实上当前电车行业看似繁荣实际上背后的问题是一直存在。

待到第一批电车报废。

电池处理问题就需要去面对了。

而固态电池则完全没有这个烦恼。

可以说固态电池的市场应用优先级是远远高于锂电的。

同时所能创造的价值也是当前锂电行业所能媲美的。

这么说吧!

白泽当前普遍估值是一万二千亿。

如果这电池能够成立公司上市的话。

市值绝对是十万亿往上走的。

这可是被全球网友认定为是燃油车终结者的存在。

陆一鸣想将生产线交给他们。

不亚于让他们得到了救赎。

堪称是这些企业的救世主。

但这种方式注定是让这些企业依附在陆一鸣身上吸血。

帮助他们远不如自己建厂生产来得方便。

至于回报

曹思韵想不到这些人付出什么代价可以让陆一鸣获得相匹配的回报。

对于曹思韵这话。

陆一鸣摇头道:“我不这么看!事实上我找刘总问过了,当前大部分锂电行业的工厂已经全面自动化流水线生产了,这些工厂的流水线只要稍作改造就能成为固态碳离子电池的二级加工工厂,再加上他们拥有成熟的工人体系,我们无需从头再来,这至少能在量产初期就能达到一定的生产力。”

听到这话。

曹思韵若有所思。

这点她其实想到了。

但是她认为初期生产力低并不会影响公司收入。

毕竟肯定是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场面。

到时货源卖谁可就是需求端需要去争取的了。

陆一鸣很少参与公司的管理。

既然都说这里了。

意味着他的想法是不会变了

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