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8 来自蜀省的作家(1 / 3)

作品:《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蜀省,达县地区文联。

田燕宁看着一封来自西京的信,是自己的朋友转交过来的。

信是西京盛世图书出版公司总经理的亲笔信,大意是看了这本《女带家》,觉得还可以,可以考虑出版,请作者本人来西京详谈。

田燕宁今年37岁,重庆人,曾经大巴山插过队,恢复高考后考上中专,毕业分配至达县地区文学创作室。

79年就开始发表作品,他先后在全国各大文学期刊上发表了大量以大巴山题材为背景的文学作品,倍受文坛关注。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创作的《小镇人物素描》、《大刀》分别获蜀省省第一、二届优秀作品奖,算的上是蜀省文坛上一个新星。

不过这次他要出版的不是什么严肃文学,而是一本通俗,他拿着这封信思考了会,然后走到隔壁办公室,要找自己的朋友和搭档谭立。

谭立是田燕宁的老乡,也是重庆人,年龄比他要小5岁,今年才32岁,两人在大巴山插队的时候就认识,又一块考上达县师范学校,毕业后一块又分到地区文学创作室,可以说是情同手足。

田燕宁在门口向谭立招招手,对方立刻会意,跟着他出了办公楼,站在围墙边一棵银杏树下。

十月份的银杏树,叶子一片金黄非常好看。

两人当然不是来欣赏风景的。

田燕宁撂给谭立一支烟,自己也点上一支,这才说道:“西京那边来信了,盛世公司让我去一趟西京,谈合同。”

“好啊,田哥那你赶紧去。”

田燕宁却没说话,抽了口烟微微叹息声。

“田哥,你还担心?省作协不是号召我们要拓展思路创作嘛.张秘书长不是也很支持吗?”谭立说道。

张秘书长是省文联秘书长张时勇。

省作协之所以支持,因为有个严峻的现实:现在作协已经养不起这么多专家作家了!

改革开放以后,迸发了全民写作热情,作家成为社会上最时髦的职业之一,无数青年投入到创作当中,写出许多优秀作品,专业作家队伍越来越庞大。各省各地市甚至有的县办起杂志,成立文学创作室,尤其是蜀省为盛。

但另一方面是,现在以港台武侠为代表的通俗文学在内地迅速普及,越来越受欢迎,八十年代初期全民如饥似渴阅读纯文学的热情开始退却。

这就造成一个很尴尬的事实:许多纯文学杂志销量纷纷下降甚至倒闭,而大量青年作家的作品无法发表,拿不到稿费。

田燕宁他们就面临这个问题。

虽然他在文坛上也算有点成绩,但就这点稿费养不活不起一家人,作为专业作家,作协是要给发一定的工资,可作协也穷,养不起这些作家。

特别是像达县这种经济较落后的地区,那些党政干部工资都成问题,怎么还能保证你作家的收入?

不得已,省作协就鼓励大家尝试商业化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