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九章 朱元璋见梅殷(1 / 3)

作品:《大明: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朱元璋原本正在那里批改奏章。

此时在听到了刘英的话之后,立刻就把手中笔给放到了一边。

那看了一半的奏章,也暂时不再理会。

忙拿起刘英放在这里的东西观看。

看的非常认真。

差不多看了小半个时辰之后,朱元璋这次把手中的这些纸张放下。

眼中都是思索神色。

如此过了一阵儿,他抬起头来,望着刘英道:“这些就是关于他全部的调查了?”

刘英忙点头:“是,最近一段时间里,一直在安排了可靠的人手,悄然做这些事。

这是目前所能得到的,元宵晚宴前后最为详尽的消息。”

朱元璋闻言点了点头,又一次的陷入到了沉默里。

“行了,咱知道了。”

如此过了一会儿后,朱元璋点了点头,对刘英说道,没有再多问。

刘英见此,便非常识情知趣的退了出去。

刘英退出去之后,朱元璋坐在那里陷入到了沉思。

右手食指,在桌案上轻轻的扣动。

发出一声声不大,却很有节奏的声响。

亲军都尉府更为详细的调查,倒也发现了一些事。

比如梅殷对于这些机巧之事,确实有一定的兴趣。

有人见他私下里也曾做过。

几年前梅殷还曾专门看过工匠们干活……

这点儿倒是和梅殷在双水村时,所说的没有什么差别。

但也有一些不同,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

比如说大年初一,一直起的挺早的梅殷,一直到了中午才起床。

也是从那一天开始之后,梅殷在下人的眼中,要比以往容易发呆。

不过一两天的时间过后,就已变得正常。

再比如在此之前,梅殷在家中也有专门的仆人,伺候他洗漱穿衣。

但从那天开始之后,梅殷就不怎么让人帮着他穿衣服了。

都是他自己穿的。

除了这些之外,倒也没了什么特别的发现。

和之前看起来也没什么差别……

朱元璋坐在这里认真思索,眉头微微皱起。

莫非,梅殷发生改变,就是从大年初一那天开始的?

如此想了一阵之后,又觉得自己有些疑神疑鬼,忍不住笑了笑。

这梅殷晚起半天,倒也事出有因。

毕竟那是大年初一,没太多事。

且从调查中看,年三十那天晚上,梅义还频频向梅殷敬酒,把梅殷给灌醉了。

第二天一早起不来,倒也在情理之中。

至于后来梅殷逐渐不让别人再伺候他穿衣这点儿,虽然和之前相比有一些变化,但却也没有太奇怪的地方。

人总该长大的。

有些时候的,有些事说不喜欢就是不喜欢,突然间发生改变倒也正常……

又仔细的看了一遍,关于梅殷详细调查,朱元璋还是没有从中看出太过于特别的地方。

莫非……真的是自己想多了?

梅殷这个混账,还真的是一个天才不成?

自己私底下进行琢磨,居然能居然能琢磨出那么多非凡的东西来?

朱元璋本能就觉得不信。

可是各种事情摆在面前,他又不能不信。

一番仔细的思索之后,朱元璋摇了摇头。

只觉得脑子有些乱。

或许……就是这小子,真是个天才吧!

在这些事情上,有着独到的天赋。

朱元璋下了这个结论。

这个世上,确实有天才存在。

这点需要承认。

有不少常人难以理解,难以做到,甚至于想都不敢想的事。

对于他们而言,却是如同吃饭喝水一般简单。

如此思索了一阵儿后,朱元璋忽然一愣,意识到了一个事情。

脸上马上露出喜色。

来不及多想别的,朱元璋立刻打开模拟器,在模拟器上迅速的寻找起来。

很快,目光就锁定在了一个名字上——梅殷!

在看到这个名字之后,朱元璋的脸上露出笑容。

心情一下子就变得特别好了。

之前他就曾经想过,用模拟器来模拟梅殷的事儿。

只可惜这模拟器上,可供模拟的人,只有自己的亲人。

梅殷根本不在可以模拟的人当中。

这个时候,朱元璋忽然间想起来,此时的梅殷已经和自己的女儿成了亲,成了自己的女婿。

那便也成了亲人。

或许模拟器上会有梅殷的名字。

这个时候一看,果然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梅殷的名字已经出现在了模拟器上。

并且和有容并列。

看到模拟器上的这个变化,朱元璋露出了笑容。

朱元璋对不少事,疑心挺重。

对梅殷干出来的事,总是有所怀疑。

总觉得,似乎是有一些不一样的事情发生了。

哪怕进行了两次调查,且第二次的调查力度非常大,也没有发现什么特殊情况。

朱元璋还是觉得有些放心不下。

现在可以通过模拟器,对梅殷进行模拟。

说不定能模拟器里,看到一些不一般的事。

梅殷若是真的有什么秘密,说不定有很大的可能,会被自己用模拟器看到。

一想到自己今后,可以用模拟器模拟梅殷,看到梅殷未来,从而可以窥探到他的一些秘密。

朱元璋心里就觉得挺兴奋的。

以至于这个时候,就想对梅殷的人生模拟一番。

看看他是不是真的藏有什么秘密。

可模拟器上却一片暗淡,明显还处在冷却期。

没到可以进行再次模拟的时候。

只要是自己的亲人,都在模拟器可以模拟的行列之中。

哪怕到现在,朱元璋都没有弄明白,这模拟器下次出现的模拟对象,有什么特殊规律。

等于说是他想要模拟梅殷的人生,还不知道需要到什么时候才行。

这让朱元璋等的有些心焦。

每当这个时候,朱元璋都想把这模拟器给捶上一顿。

这家伙,真能吊人胃口!

赶紧干脆利索让自己,把所关心之人的人生,都给模拟一遍多好。

偏偏它模拟一次的,就要冷却那么长时间。

想想就让人着急上火!

又想起自己妹子,还有自己标儿的未来,朱元璋的心情又有些沉重了。

虽然他已经下了旨意,寻找能治疗肺痨的医者,以及相应的办法。

但目前为止,成效甚微。

没有人对肺唠这个病,有太大的把握。

那种轻微肺痨还好,有些人还有一些办法。

可严重的肺痨,真的只能干等着。

妹子的事虽然难办,但相比而言,还要好说一点儿,最起码知道病因了。

可标儿的事,就让人头疼了。

自己到现在都不知道,他是因为什么病去世的。

想起这些事儿,朱元璋因为今后可以模拟梅殷人生,窥探梅殷未来的兴奋,都消退了很多。

思好一阵儿,朱元璋把注意力从模拟器上移开。

又重新拿起朱笔,在这里批阅奏章。

未来虽然有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可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

并不能因为未来可能会不好,这个时候就开始自暴自弃了。

倘若如此,那可不仅仅只是未来不好,连眼下也很快就会变得难过……

……

双水村,梅殷家的厨房,此时烟雾弥漫,香味儿飘散。

梅殷站在灶台,旁手里拿着锅铲,在这里翻炒。

兔子这东西不好做,尤其是野兔。

身上有着一股子土腥味儿。

若是料理不好,不能把味道给除去,吃起来很影响口感。

宁国公主的厨艺平平,只能说目前还停留在做一些简单的饭菜,把饭煮熟的份上。

至于小蝉,虽然是陪嫁丫鬟,可她们在宫中之时,吃饭一般都有专门的厨子去做,很少亲自开火。

因此,小婵的厨艺也仅仅比宁国公主高上那么一丢丢。

平常的饭菜,她们二人倒也能对付。

可遇到一些不太好处理的食材时,想要把饭菜做的好吃,需要梅殷出马。

而梅殷本身又比较喜欢做饭的。

当然,前提是别让他刷锅洗碗。

所以这个时候,便亲自到厨房里忙活了。

反正他现在是一介白丁,下厨做饭,那再正常不过了。

什么君子远庖厨,这话对他来说,没一点影响。

他是白丁,可不是什么君子。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对他更是没用。

毕竟这兔子,就是他干脆利落一石头给干没的。

这个时候,再好好处理一下它的后事,让它发挥着最后的价值,更好的进入轮回,也算是送兔送到西了。

倘若这只兔子在天有灵的话,一定会对梅殷说谢谢。

遇到这么个从头处理到尾的大善人,可着实不易。

它这得有多大的造化,才能碰上这位……

梅殷在灶台前忙活,坐在火塘前烧火的人不是小婵,也不是宁国公主,而是刘伯温。

本来是让小婵烧火的,但刘伯温非要自己来。

看着坐在那里烧火的刘伯温,梅殷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什么叫做排面?

这就是排面!

刘伯温来了,都得蹲到灶前烧火。

“青田先生,要不……我来吧?别把你的胡子给烧了!”

就在这时,厨房门口探进了一个头。

正是从明月岗的水泥厂那边回来的李景隆。

掐着饭点儿,闻着香味儿就来了。

“不用不用。”

刘伯温摆手。

“我又不是没有烧过火。

当年行军打仗,我跟着没少烧火。

这玩意儿,我在行。”

“原来青田先生还擅长烧火,佩服!”

李景隆对着刘伯温抱拳,带着一些夸张的做作。

“那是自然小事一桩!”

刘伯温昂首应下。

结果话音刚落,火塘里就砰的一声响。

却原来不知何时,刘伯温烧火时,把一截竹子给放到了火塘里。

此时竹子受热,炸爆开了。

不少火星子,都从火塘里崩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