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七章 刑不上大夫士大夫?呵呵(1 / 2)

作品:《大明: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青田兄,就让我等连起手来,朝着君与士大夫共天下这条路正确的道路,迈进吧!”

李善长望着刘伯温,目光灼灼的说到。

声音里带着一些蛊惑。

这就是李善长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之后,所想出来的、说服刘伯温的办法。

君与士大夫共天下,这是多少当官的人所梦寐以求的神仙日子。

这再加上一个刑不上士大夫,那他们的日子是真的美上天。

也是因此,在李善长看来,只要他把这些说出来,那么绝对能够说动刘伯温。

这是哪一个当官的人,都没有办法拒绝的强大诱惑!

对比一下宋朝时那些当官的士大夫们的待遇,再对比一下现在,他就特别羡慕宋朝。

接下来做上一些事情,就是顺理成章。

声音之中都带着一些哂笑。

宋室南迁,半壁江山拱手让人。

说起这些事儿,刘伯温情绪显得有些激动。

在一定程度上,是和皇帝站在对立面的。

啪的一声,就将手中的书本给摔在了桌子上。

让人恨不能拔剑而起,来到那個时代,荡平胡虏!

晋朝衣冠南渡,汉人沦为两脚羊,说不尽的耻辱!

很快就会传开。

刘伯温听了李善长的话后,抬起头来,望着李善长反问了一句。

最终还不是落了一个神州陆沉,把我华夏正统全部都给葬送!

对异族行牵羊礼,公主嫔妃,沦为禽兽玩物,天潢贵胄竟谷道破裂而死!

特别希望有朝一日,大明也能够变得如同大宋那样。

皆是一些无用之人,都是懦夫!

翻开史书,尽皆是我汉人之血泪!

所谓的魏晋风流,不过是一些醉生梦死,逃避现实之人的,弄出来的放荡形骸,放荡不羁。

所以再他看来,如今过来和刘伯温说上这样的一番话,把刘伯温给说服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终宋一朝,也没能打到外面去,也没能越过长城!

还不够屈辱啊!”

别管之前怎么斗,但归根结底他们这些人都是臣子。

这就已经足够了!

在他看来,这次说服刘伯温的可能性很大。

在这上面,他和刘伯温有着共同的诉求。

真如此,那当真是死而无憾!

刘伯温熟读史书,学问比自己还高那么一点。

不过是一头肥猪而已!

到现在他都觉得,这件事有很大的可能,就是刘国温在背后出了力。

君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宋朝,更不必多言。

这事情不能多想,一想他就火大。

如今,所想要达到的结果,刘伯温也达到了。

晋宋两朝,翻开史书去看,满满的都是屈辱!

刘伯温总不能真看着皇帝如此胡作非为,这般打压百官吧?

眼睛都有些红。

自己亲自过来找他,登门拜访,说这些事儿,已经是被许许多的人给看到了眼里。

对外委曲求全,江山只剩了一点点,有再多的钱又有何用?

主动向他服软了。

“这真的是条正确的路吗?

纵观历史,君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有晋朝和宋朝。

在这种情况下,他有多大的气,也该消了。

要比自己更加的清楚,君与士大夫共天下,对于这些做臣子的而言,到底有多大的好处。

刘伯温现在已经获得了他想要的。

是,宋朝是有钱!

可再有钱又有什么用?

这两个朝代过的不够憋屈吗?

真这么做,今后谁的日子都不好过!

“君与士大夫共天下,是条正确的路?”

不停的送岁币,给人跪在地上办事!

等于说是已经给了刘伯温天大的面子!

“反观那些强盛的朝代,秦,汉,唐,有哪个是君与士大夫共天下的?

没有!

君与士大夫共天下,只能养出大批大批的蛀虫!

只能让国家失去了血性!

只会疯狂阉割武将。

只能让无数蛀虫,疯狂的汲取国家的利益,肥了他们自身!

弄出数不尽的屈辱亡国史!

现在,你却又要和我说,要君与士大夫共天下?

你是想要让我大明,也变得如同晋朝,如同宋一般憋屈?

要让我汉人再次遭受浩劫?

我等跟着上位,辛辛苦苦光复的汉家江山,收复的失地,还要接着让那些胡虏们糟蹋吗?!”

刘伯温此时,像是被踩到尾巴的猫一样,整个都炸毛了。

对着李善长一阵狂喷,唾沫星子都喷到李善长脸上去了!

在之前,刘伯温的觉悟还没这么高。

但是此番在经过了廖永忠之事。以及李善长,胡惟庸对他弄的必死之局,在梅殷的帮助之下,被破开之后。

他也打开了一些心结。

整个人的格局,又大了不少。

因为真的论起来,他也是经历了一番生死的人。

人生在世,除死无大事。

经过了那么一遭之后,不少的事儿他一下子都看开了。

觉得人活在世上,不能这一辈子都这样的蝇营狗苟。

不能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目光要长远一些,要多为这个天下,为族群考虑一下。

若是没有能力,居不了高位,那就把自己,以及自己的家庭照顾好便是最好。

可身居高位了,有一定的能力了,还是要多为整个国家,整个族群去多想想。

听到刘伯温的这一番话后,原本还显得挺有信心,目光带着一些蛊惑,以及满满期待的李善长,一下子就被整懵掉了。

神情有些呆滞,错愕,满心都是不解。

不是……这是刘伯温?!

刘伯温……疯了吧!!

竟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

这还是自己所认识,所了解的刘伯温吗?

这狗东西,什么时候变成这个样子了?

把调子起这么高,显得像是圣人一样。

“青田兄,此言差矣,宋朝还是有很多可圈可点可圈可点的地方,比如岳武穆……”

“比如岳武穆被十二道金牌,连番召集回京,以莫须有之名被含冤弄死?”

刘伯温一句话就把李善长剩下的话,都给噎到说不出来了。

眼前的这个情况,是绝对出乎他的预料。

原本他觉得,君与大夫共天下,这是他来到这边见刘伯温时的大杀器。

只要自己将之给抛出来,刘伯温肯定会欣然应允,和自己共同联手做事。

可结果,哪能想到,说出来后,刘伯温居然会是这么一个反应!

不是……这是真的是刘伯温应该说出来的话?

君与士大夫共天下,不是很多官员的终极追求吗?

尤其是到了他们这种位置的人,更应该为此而孜孜不倦的努力。

这怎么到了刘伯温这里全变了?

他以往不是这样的人啊!

“青田兄,你这话说的真不对,并不是说君与士大夫共天下,天下就一定会乱。

这是错误的认识。

就比如你,你比如我。

我等这些有才能的人,与君共天下,那只会让天下变得更好。

百利而无一害。”

李善长还在这里劝说着刘伯温。

刘伯温闻言,又是哂笑一声道:“你是指中都城,把无数百姓不当人。令的无数百姓家破人亡,民怨四起?”

揭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脸,刘伯温这话,等于是当面指着李善长鼻子痛骂了。

而中都城上的事儿,又是李善长心中的一根刺。

也是他一直想要完成的事儿。

此时被刘伯温这个老对头当面说得出来,对于他的刺激有多大,可想而知。

他的面色,唰的一下子就变了,怒火冲天而起,又羞又怒。

只恨不得把刘伯温的嘴给撕的稀烂!

这狗东西,以往的时候嘴巴也没这么毒啊,现在怎么不会说人话了?

强压住满心的怒意,李善长深吸一口气,让自己稍微冷静下来。

望着刘伯温开口道:“青田兄,别把调子起那么高。

咱们今天就敞开天窗说亮话,也别说那么多虚的了。

你莫非,就真的不想君与士大夫共天下?

真的不想后世儿孙,能享受他们该享受的待遇?

咱们这些人为国尽忠,拼死拼活辛苦了一辈子,凭什么就不能让儿孙享福?

凭什么就不能实现君与士大夫共天下?

这事儿一旦达成,不论是对你,对我,还是对后面的无数官员,以及咱们的子孙后代,都是天大的好处。

后面的众多官吏,也都将感念咱们的壮举,恩德。

今后提及咱们,那都是恭敬无比,青史留名。

为官所追求的是什么?

就是这些。

大家都是明白人,就别在这里装模作样了。

谁还不知道谁?”

李善长索性也不和刘伯温在这里绕弯子了,直接就把话挑明了。

说出这样的一番话。

把很多事情都给摆到了明面上。

“后世之人,提起咱们证明就会称赞?

我看是无数百姓,提及之时便会对我等唾弃,怒骂!

称我等为民贼!

还流芳百世?

我看是遗臭万年才对!”

刘伯温的声音,变得大了起来。

“我刘伯温没那么虚伪,没有太大野心!

也没那么大的才能。

在其位谋其职。

有了相应的能力,就不能只考虑自家门户私事。

也要多少为这家国天下,多做一些考虑。”

说罢之后,便站起身来,对李善长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到韩国公,请吧!”

这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话不投机半不多了。

“他日因,今日果。

韩国公伱是大明老臣,一路走来不能只考虑自身,也要大明考虑一下。

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

韩国公已经功成名就,荣耀无比。

又何必做现在这样,出力不讨好之事?

一进不如一退,韩国公好自为之。”

听到刘伯温如此说,李善长的面色变得更加的难看了。

“刘伯温!”

他直呼其名,不再说什么青田先生了。

“你现在就好好的说些风凉话吧!

今日我等困难,你不施以援手,到了这个时候尚且内斗。

焉能不知今后,这刀子就砍不到你头上?

就砍不到江浙一党头上?

得饶人处且饶人!”

李善长还在这里做着最后的努力,想要把刘伯温给说服。

刘伯温闻言摆了摆手道:“什么江浙一党?

根本不存在。

都是我大明的官员。

我刘伯温也不过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朽之人,更没有那么大的本事,管住多少人。

一切自有国法。

天下官员,无论是谁犯了错,徇私枉法,那都应该被处置!”

“好!好!好!!”

李善长听了刘伯温的话后,对着刘伯温连说了三个好。

“希望你刘伯温在今后别后悔!还能记着你今日之所言!”

说罢之后,李善长猛地一甩袍袖,便大步从刘伯温这边离去。

满面怒容,整个人怒气勃发。

只恨不得动手把刘伯温给捶个稀巴烂。

这一次的事儿,是完全出乎了他的预料。

原本以为,此番前来见刘伯温,过程不会太过于愉快。

但凭借自己的身份地位,只要自己过来找刘伯温了,和他说出来了这一番话。

那事情就能够得到一个很好的解决。

刘伯温这家伙,必定会和自己联手做事儿。

可谁能想到,这狗东西居然是茅坑里面的石头,又臭又硬!

说出来的话,也当真令人意想不到!

这狗东西,现在就让他好好的嘴硬吧!

今后有他好受的!

“走!”

李善长,看了院落之中跟过来的下人一眼之后,出声说道,头也不回离开了刘伯温的府邸……

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李善长的这个下人,并不知道,也不敢问。

但却知道,肯定很不愉快。

不说别的,只要看看自己家老爷,现在这种只要狗从身边过去,都想要逮着狗打上一顿的模样就能看得出来。

这次的谈话,绝对非常的不愉快。

他没敢多问,连忙小心的跟着出去驾车……

李善长坐在马车上之上,仔细的回想着这一次前来的种种事情,以及现在所得到的结果,依旧是觉得非常的不可置信。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刘伯温这家伙居然敢来这么一出。

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刘伯温这家伙的脑袋里面,装的是屎吗?

他以往可不是这样的人啊!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

居然能让刘伯温这家伙,变成了这个样子?

忽然之间,李善长就觉得大明他有些看不懂了。

总觉不少重要的事情,在悄然之间发生了转变。

不再是他所熟悉的那个大明,以及他所熟悉的那些人……

莫非……自己真的是老了?

刘伯温真就那般的高尚?

真的如同他所说的那样,要少一些蝇营狗苟,多为整个家国天下做考虑?

他刘伯温,真有这么高尚?

如此想了一阵儿之后,李善长摇了摇头,呸了一声。

他是真的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也不觉得这是真的。

都是一个人,谁又比谁能高尚到哪里去?

刘伯温这狗东西,就是想要趁着这个机会,狠狠的打压自己。

从而好让他们江浙一党彻底的起来!

那家伙嘴上说的有多好,什么为整个大明做考虑。

可实际上,心里面全都是满满的算计。

那家伙把话说的那么漂亮,可他又和自己有多大的区别?

满满的不也是自己的小算盘吗?

果然,同样的事在不同的人眼里都是不一样的。

心思卑鄙的人,看事都带着阴暗。

开朗之人,看事也带着诸多的美好……

刘伯温在李善长离开之后,重新坐回在了椅子上。

盯着刘李善长离去的背影,看了好一会儿。

又把那本被他狠狠的摔在了桌案上的书拿起来,接着翻看。

看了一会儿,忍不住摇了摇头。

这李善长,还真的是冥顽不灵。

有些事儿和他真的讲不通。

不过这也无所谓了,自己只管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看得出来,李善长这次是真的急了。

但李善长就算是急,也没什么用了。

这次他注定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