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大唐辟珠记 / 章节正文阅读

11 第 11 章(2 / 3)

作品:《大唐辟珠记

有个客人坐在门外乘凉,指点说:“沿着官道往东走一里,有条小路,朝北走上六里,有个叫方庄的地方应该可以投宿。”

店主呵斥道:“别害人,那庄子早废弃了。”

那客人也是吃惊:“怎么就废弃了?我还有个远亲住在那呢。”

店主道:“你多少年没来关中了?泾原兵变的时候乱军就驻扎在那,能抢的都抢走,抢不走的全烧了,还能剩下什么。”

客人惊讶道:“方庄有个富贾,好大一片宅院,家中一百多口人,也灭门了?”

店主不无幸灾乐祸地道:“方财主是吧?早年他时常炫耀家中有一宝,附近人家都知道。所以乱军进村的时候先去他家宅院,逼问拷打之下没找到什么宝贝,就把所有家资都搜空了,方财主家连一条狗一只羊都没活下来。后来他族兄弟继承了那座大宅,没过多久瘟病流行,又是全家横死,从此再没人打那座宅子的主意了。”

店主的老婆出来说:“最近几年呀,听说里面有不干净的东西游荡,夜里鬼叫连连的,去年有个小气的走商舍不得钱想讨个便宜,夜宿在那宅子里,第二天就暴死了!看来那个方大户,就算死了也放不下家里的宝贝。”

韦训意兴盎然听得认真,宝珠瞧他表情,心中暗暗觉得不妙,向老板娘问:“既然死了人,官府没有派人来查访吗?”

老板娘转过头来说:“那当然是要报官的,但是官家也管不了鬼怪作祟啊,还能跟阎王爷要人不成?”又对宝珠说:“小娘子太过娇气,旅途行走哪有跟家里一样讲究的,通铺挂个帘子男女分开,人有床铺,驴有嚼头,不比露宿强多了?”

宝珠想起那开间里的腌臜气味,一条帘子可是挡不住,坚定地摇了摇头。

天色已晚,无论如何都得另找地方投宿。

两人一驴往新丰县方向走了一程,果然见到一条朝北的小路,路口站着个挑担卖鱼的人,韦训上前打听。

宝珠等得无聊,便骑在驴上凑过去看,见蒲草编的筐里各装着一只泥瓦盆,盆中盛水,装着大大小小七八条鱼。

卖鱼人见她有兴趣,连忙推销:“小娘子买鱼吗?新鲜大鱼,早上刚捕的,做成鱼羹鱼鮓都十分味美,又鲜又甜。这天色也晚了,我想便宜卖掉回家,大鱼只要十钱,小的五钱。”

连吃了几天干粮,宝珠早就想换点别的,想到各种鱼类菜品,更是食指大动,当下就要解囊购买。

但见到盆中的鱼黄背白肚,鳞片上有十字花纹,她迟疑地问:“这可是鲤鱼?”

‘鲤’字音同‘李’,被称为国姓鱼,为避忌讳,官府几次下令禁捕,如有不从,依律杖责。

她这一问,那卖鱼人登时变脸,尖声反驳:“哪儿有什么鲤鱼,你可不要胡说,这分明是鲫鱼!”

他这样嘴硬,倒让宝珠以为是自己眼拙认错了,便改口说要买鲫鱼。但卖鱼人却死活不肯卖了,挑上担子快步走开。

宝珠莫名其妙,不解道:“官府确实不让捕捞鲤鱼,我问一句怎么了?”

韦训全程看热闹,乐不可支,“这种事向来民不举官不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谁有功夫日日盯着?穷困之人糊口尚且艰难,当然是捕上来什么卖什么。”

宝珠眼见到嘴的鱼游走了,大为沮丧,嘟着腮说:“我也不是特别在意这个,谁知他又不卖了。”

“你已经叫破这一行的规矩,他自然怕你买了鱼转头拿去报官,哪怕生意不做,也不想惹这个麻烦。”

“好吧……那附近可有客栈旅店?”

韦训摇头:“只有刚才路过那一家。”

宝珠心生忧愁:“那怎么办,今晚是要露宿吗?”

“倒也不至于。”韦训眼神闪烁,流露出一丝兴奋,“既然走到这儿了,不如去那方庄瞧瞧。”

宝珠杏眼圆睁:“你没听见那开店的夫妻说的话吗?”

韦训满不在乎地说:“他们不过是危言耸听,想逼你住在他店里,未必据实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