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诡三国斐潜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八六七章 叩长安(十四)(2 / 5)

作品:《诡三国斐潜

而此时在霸陵的城墙之上,杨彪却微微叹了一口气,说道:“可怜城中百姓……愿此役荡平邪逆,还大汉一朗朗乾坤……”

刘艾在一旁说道:“杨公心忧社稷,想必苍生亦有所感,当知杨公心意也,定能一战而定!”刘艾原本是陕县令,后来董卓进京之时,见其谈吐不凡,颇有好感,便挟持着一路进了雒阳,让他在董卓太师府内任职,然后董卓西归长安的时候,也就一路带着到了长安。对于刘艾来说,董卓其实并没有多少的提携之恩,只是不得已而事之,因此当赵温私底下开始物色人选的时候,被贴上了董卓标签的刘艾也就急于洗清自己,紧紧的团结在了杨彪身边……

杨彪笑了笑,点头说道:“借汝吉言!当愿如是!”

不管是杨彪,还是皇甫嵩,其实都认为长安不可久留,奈何王允却始终不肯返回河南尹,加上其他方面的一些因素,便最终导致了杨彪为首的朝堂中人和王允为首的并州利益的两个派别分道扬镳。

自从汉光武帝开始,大汉的根基就不再是关中、雍并凉一带了,而是彻头彻尾的偏重到了人口更加密集,并且是在光武帝的伟大事业当中贡献了决定性力量的冀州和豫州两个州郡。

时也,境也。

在杨彪的认知内,汉建国之时,这江山社稷是从前秦手中抢来的,自然要定于关中,镇住原本西秦的这些人物,但是大汉已经建国三四百年了,加上王莽之乱,如今对于汉家天下更具威胁力的怎么可能还是在关中?

汉天子若是被长期留在长安会发生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