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1 / 3)

作品:《小夫郎他天生好命

庆元帝脾气大,“你一个户部的,手都伸到刑部去了,怎么?户部容不下你了?”

凡当人下属的,哪有可能不挨训?朱厚这事他必须得解决,且要连根拔起,挨一顿骂又何妨?

周寂年:“臣知错。”知错不是知罪。

庆元帝沉默了一会儿,朝堂又一片鸦雀无声。

大庆官律里,致仕的官员不许留在京城,除非后代优秀继续入朝为官。大概是防止官官勾结,霍乱官员升职秩序。

朱厚曾任小小一个员外郎,朝堂都不曾踏入,也敢藐视王法。

庆元帝:“朱厚无召入京,剥去功名,驱出京城,朱氏一族永世不得入京。”

“周寂年初入京城,先惹蜚语,再惹弹劾,让百官忧心,乃至夜不思眠。”

周寂年直接跪下了。

蜚语也是别人中伤周寂年,弹劾也是别人红眼病,‘百官忧心’的帽子是不是太大了点?

庆元帝接着说:“《防洪总考略》刚写完,还这么有精力,兼去内阁助夏正编撰《庆元大典》吧。”

大太监一见庆元帝抬手,马上扯着嗓子喊:“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臣领命。”周寂年磕头。

夏正是内阁首辅,才学高好直言,堪称庆元第一大学士。文学工作很是费脑费精力,但是能结识夏正,又解决了朱厚,周寂年觉得因祸得了福。

待庆元帝离开大殿,周寂年才起身,除了邓仕强和郭韬,过来扶他,黄敦义也站在了他面前。

到底是先挨了批评,再给分配的工作,怎么看都让人觉得庆元帝不喜周寂年,像是在惩罚他。

黄敦义眼神复杂,周寂年却看懂了,有惜才,有无能为力,有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