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2 / 2)

作品:《穿成替身后我跑路了

很快,楼主甩了三张图出来,是左鸿祯的画展上,俞想的参展作品。

【这是俞想画的?我不相信!】

【楼主你确定你没弄错,你是不是看错了落款啊。】

【统一回复,这三幅作品《桨声灯影》、《窗边》、《乡土》,落款都是俞想,也是左鸿祯这次画展上唯一参展的其他画家。】

楼主发出这段话后,帖子里竟然沉寂了许久没有人回复,俞想的三幅画结结实实地将所有人镇住了。

他的三幅画风格各异。

第一幅《桨声灯影》画的并不是这个世界中的景色,而是原世界中的秦淮河。

俞想在读过朱自清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后,当即去了南京,就为了看文中描绘的景色。

但上辈子,他还没来得及画出见到的景色,就不巧来了这个世界。而当他构思作品时,这幅画面却突然出现在了脑海中。

于是,他用画笔重现了文中的描绘。

“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1]

画这幅画时,俞想完全没有实物可以参照,甚至连照片都没有。但他就凭借着对画面的想象,以及记忆中秦淮河的样子,画出了这幅画。

画面上的水波似要荡漾出画面,游船在水波中穿梭,游船上的歌声仿佛就响在耳侧。

第二幅《窗边》是一副人体写生。

一位身材丰满的妙龄少女斜倚在床边,透过窗子望向远处,她留给画面一个侧脸,鼻尖微微上翘,长长的睫毛耷下。

她的身材不是当下流行的骨感,但在俞想的笔下,那些在现实中看似多余的肉,都变成了美丽的样子,让人觉得赏心悦目,仿佛她的每一寸都该是这么长的。

而最后一幅《乡土》,是一幅大幅作品,高约一米五,宽超过三米。

因为时间紧张,俞想原本没想创作如此大幅的作品。而且他来到这个世界后没有来采风过,也没打算创作乡土类型作品。

但在左鸿祯的鼓励下,俞想还是创作了这幅作品。

这副画的背景是龙脊梯田,画面的远处是绵延的梯田,近处是在劳作的农民。

整幅画采用了微俯瞰视角,精细程度之高,就宛如航拍一样。

虽然是大幅画面,但俞想没有一点敷衍,远处映出天色的山峦,近处油绿的庄稼,田间劳作的农民。

画面中的一切都真实得让人像是置身其中,仿佛穿梭在梯田里,走过了一片片的水稻田和茶叶田。

这三幅画是俞想没日没夜完成的,每一副都倾注了他无尽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