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谈判开始(1 / 5)

作品:《我就是这样女子(清穿)

虽说这些洋人传教士背了“黑锅”,但提起康熙设立“科学院”这件事,几个洋人都是称赞的态度,虽然其中不乏吹捧之意,但更多还是对康熙的开明态度的赞美。

平日里令仪跟着张诚学习法语,也得知了法兰西前不久刚刚设立了法兰西学院,与康熙设立科学院的意思相近,也是为了培养人才。

不过他们很快就意识到这两者之间的差距究竟有多大了,新年过去没多久,科学院便制作了二十余台蒸汽机,以极高的速度分别揉线、纺纱、织布,简单的布匹制造工作基本都能交给科学院口中的“蒸汽纺纱机”,同时蒸汽机也开始应用于其他的简单制造业等等,让人目瞪口呆。

康熙自然是龙颜大悦,特意让人送了一台机器进宫,给宫中的几个传教士观看,见他们惊掉下巴的样子,心里不由开始自得起来。

令仪也时常去科学院走动,舒荣还私下里和她叮嘱过,不想让这些机器仅仅是成为满足虚荣心的东西,更应该投入实用生产才对。

令仪明白她的意思,便向康熙提出建造“纺纱厂”与“织布厂”,在民间招募一些闲散在家的妇女来厂房工作,同时将这些布料对外出售,当然,是以较低的价格,康熙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下旨建造众多厂房,交由仁孝皇后之地常泰、常海以及孝昭皇后之弟法喀掌管。

这些机器制造出来的布匹质量上虽然不输手工纺织的布匹,但在美观等方面上相差甚远,因此众人也从一开始的兴奋变成了淡然。

这织布厂一天下来就可以制造许多布匹,因此造价低廉,能让不少百姓都穿上更加得体的衣服。

令仪则继续售卖自己的“时尚”,毕竟在大家都能大规模保证基本需求的时候,这种“高端”的东西就变得奇货可居,这钱不赚白不赚。

果不其然,为了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在众多贵族的追捧之下,令仪的铺子销量不仅没有跌下来,反而越走越高。

加上令仪已经和康熙摊牌自己有俄国这一条路线,如今两国虽然还没有正式谈判,但已经开始重新通商,康熙便借着商路向俄国开始售卖纱线和布匹,价格与俄国境内的相差无几,却能做到质量保持一定水准,有时甚至赔本销售,倒也为国库添了厚实的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