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灵异 / 秦时之七剑传人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百八十四章 巴蜀之地(2 / 3)

作品:《秦时之七剑传人

他们要前往雍地,再南下走故道,渡褒水,经由南郑,转过石牛道,葭萌关,剑阁梓潼,最后抵达川蜀平原,蜀郡郡治成都。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李太白吟这句诗的时候已经距离这个时代过去上千年了,那时的蜀道难越,如今自然就更难了。

自关中至蜀中,大致分为三个区域,即关中平原,汉中平原,成都平原,中间夹杂着两段崎岖难行的山陵区域,即秦岭和大巴山的南北山段。

这两段山路加起来长达六百里,途中尽是艰难险阻,悬崖,绝壁,湍流,峡谷,真正意义上的就算是飞鸟都难以飞渡,更遑论如今主要交通工具还是两腿和马匹的人类。

当然,要想进入蜀地,也不是非得硬走过这六百里山路,有些……可以说是捷径的路,但是捷径,也是险途,就比如说古寻和章邯将要走的这条昔日张仪司马错灭巴蜀所走的路线。

这是一条合适的路线,也是一条充满了危险的道路,不仅仅是山岭天险,更重要的是蜀地之民可以轻易的在整条路线上对进攻部队发起伏击,天险加上**,纵使有百万雄兵也是无可奈何,导致强如秦国也唯有望而生叹。

自从两百多年前,秦厉公时开始,秦蜀之间就开始为了南郑一地征战不休,双方你来我往,即使到了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国力日渐昌盛,也依旧没能彻底压制住蜀国,南郑再次数度易手。

一直到孝公之子,秦惠文王更元十年,巴蜀四国——蜀、巴,充,苴内战,巴国吞并了充国,而后蜀国灭掉了巴国,对着最后的苴国虎视眈眈。

苴国不愿意坐以待毙,却又无力独自抗衡蜀国,最后做出了一个愚蠢,但同时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引入外援。

可以这么说,古今中外所有相关的历史教训都在教导我们,这么做的人没有好下场,但是没有办法,横竖都是死,搏一搏总还有一线生机。

于是苴国就向当时国力正盛,但是恰逢山东诸国合纵抗秦,西方义渠作乱倒攻,两面遭受夹击,急需破局的秦国。

在司马错的力劝之下,惠文王决意攻占巴蜀之地来缓解局面。

在苴国的刻意放行之下,秦国大军得以安然无恙的通过石牛道,直奔川蜀第一道关隘,葭萌关而去。

这是一道险关,不逊于峥嵘而崔嵬的剑阁,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不过秦蜀实力本就悬殊,秦军因为苴国的放行也没有在行军过程中损失太多战力,再加上蜀国偏安一隅多年,对中原强国的军队实力认知不足,蜀王妄自尊大,军备上也是完全被碾压的程度,几方面叠加之下,蜀军不出意料的一败涂地,丢掉了葭萌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