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灵异 / 秦时之七剑传人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七百四十一章 师徒谈话(二)(2 / 5)

作品:《秦时之七剑传人

“儒法之间,一向是互相敌视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一者重人治,而一者重法治。”

“可以说法家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怀疑派,他们从不相信人性,坚定的认为人性本恶,好逸恶劳,趋利避害等等都是其中抹消不掉的根性,所以将一切交由法理决断。”

“这也是为什么崇尚性恶论的儒家大儒荀子先生能教出两位法学大家的原因。”

扶苏这时候插嘴好奇道,“老师,既然如此,为什么荀子还是被认定为儒家大儒,而不被归类为法家高人呢?”

百家学者的归类,更多看其思想,而非出身,所以无论韩非还是李斯,都被认定为法家之人,而非儒家学者,最多就是说一句他们是儒家小圣贤庄的弟子而已。

荀子虽然一张利嘴喷天下,除了孔子就没他不喷的人,思想也迥异寻常儒家学者,却始终被牢牢地认定为儒家的大儒。

扶苏有些不解。

古寻笑了笑回道,“很简单,因为法家的性恶论,是一种不可更改的结果认定,而荀子的性恶论,只是区别于孟圣性善论的一种初始认知。”

“对于法家来说,人性本恶,无从改变,唯有以法锢之,而对于荀子而言,人性之恶只是初始之恶,是需要通过后天修行修正的错误,强调的是儒家的教化之必要。”

“荀子始终没有放弃儒家所看重的道德教化之理念,这和法家的理念是绝对相冲的。”

扶苏听完连连点头,“学生明白了。”

古寻接着叙述道,“提及荀子,正好说回之前你对儒法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