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5(1 / 2)

作品:《我的侍卫大人(重生)

很了不起了啊。

下午开审时,李公子要继续问时,公主不耐烦了。公主抬手做个停下的手势,“就剩下七个人了,先打一顿再说。”

“这个,公主,”李公子为难道,“不教而惩为之虐,您这也太粗暴了。”

公主漫不经心说,“李公子,你看看,他们七个都是我身边伺候得比较近的人。我出了事,杖杀他们也是应该的。现在打一顿,还算轻的。不然一会儿你查出内应了,只能打一个……那多可惜。”

“……”七人都齐齐打个哆嗦。

几人都心绪不定。有的在怨恼到底是谁,连累了自己;有的在怕这位李公子本事不够,弄个冤假错案,把自己给冤枉出去;独有木兰是真的汗流了一身,神思恍惚,冰火两重相交。

七人中,女的打了十棍,男的打了三十棍,都是结结实实,由侍卫们亲自操守。这不仅是打人,还有扫面子的意思。公主的院子里噤若寒蝉,每个人都把心中公主的地位提升了再提升,提醒自己以后可千万不能犯错。

人打完了,李公子灵机一动,想到了主意。他要公主先进屋歇息,他分别审问几人后,回来就把答案告诉公主。

公主“嗯”一声,她也累了。

本该是大丫鬟伺候公主进去,可现在,四个大丫鬟全被叫出去问话,二等丫鬟很少进公主的主屋,又经过刚才院子里的刺激,现在战战兢兢,不知道该不该跟进去服侍公主。

公主的侍女们不知道该不该进去,倒是秦景进去了。众人松口气:有秦侍卫在,公主就不会向大家发火了。

沉香木雕的四季如意立屏后,月白细纱帐子勾起,公主歪靠着弹墨大迎枕,发着呆。秦景进来,她感觉到阴影,扬了扬下巴,示意秦景坐在自己旁边。

秦景伸手摸她额头,又探她手腕,觉得她一切正常后,听公主轻声,“你猜是谁背叛的我?”

秦景没有答她。

公主横他一眼,他才道,“属下希望没有人。”

公主失笑,坐起来,靠向秦景,“我猜是木兰。她方才脸色就不对……我虽然不喜欢管下人,可他们的一举一动,我都看在眼底。”

公主目中有深切疑惑,“为什么背叛我?我很坏,很差劲吗?我就是喜欢捉弄他们,动辄的打骂、克扣月钱,我都从来没干过。为什么背叛我?”

秦景揽着她肩的手微紧,“公主,不要为不值得的人伤心。”

公主瞥他,“你又不在意?”

秦景是不在意。

公主怒,“你真是一点也不关心我身边的事!”

秦景顿一下,“别人的心事,属下又怎么控制的了?属下只能管住自己,属下不会背离公主。”

公主笑逐颜开,她等得就是秦景这句话。他说的自然是心里的大实话,听在公主耳边,这实话比情话要好听得多。

秦景的很多真心话,都让她特别喜欢。

一会儿李公子进来报告情况时,发现秦侍卫脸红透,站得离公主老远,而公主鬓角微乱,雪颊染霞,正不满地对秦侍卫横眉竖眼,甚至顾不上看李公子……李公子咳嗽一声,打断了公主的好事,他自己也很尴尬。

等公主想起李公子了,李公子才说了调查结果,“是木兰。”

和公主之前猜的一样。

秦景不禁看向公主,怕她伤心。公主正在心里诽谤秦景的薄脸皮,李公子的结果,对她的影响,没她以为的那么大。她就“哦”一声,把这件事放下了。

秦景放下心:牺牲自己来转移公主的注意力,看来确实行之有效。

“公主要把木兰如何处置?”李公子积极为公主出谋划策,想在公主身边谋得一席之地。

“把她给我娘吧,前因后果你都写个册子,递上去。”

“是!”李公子一阵激动,公主这么快就给他向平王妃搭桥了,在平王妃面前有了印象,引起平王的注意,还会远吗?

公主太知情识趣了!

平王妃是怎么处置木兰的,公主不关心。她再没见到过木兰,而她自己要应付大大小小的宴席,并没有因为之前和秦景那一抱,就扫了平王妃的兴致。

平王妃依然努力拆散她和秦景。

不光每天拉着她赴宴,还给秦景找了活。平王妃告诉她平州人手不够,希望她懂事点,借点人用。公主含泪把自己手下的侍卫一一借出去,最后连秦景也被借走了。

平王妃根本不提给她找夫婿的事,端的是义正言辞,“宜安,你要乖一点,不要给娘添乱。现在人手紧张,阿静出门,都只剩下一个侍卫可用,其他的都被你爹借走了。你已经好啦,起码手下人都留在平州,你要用的话,随时可以召回来。”

“我想要秦景……”公主嘤嘤婴咬手帕。

平王妃指给她看千千万万的大好儿郎,“宜安,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你看,他们都为你竞折腰呢。”

“娘你不要这样!”公主无奈了,这有什么用啊?

平王妃又道,“宜安,人手是真的不够用。”

“……”人手确实少,公主是知道的。

她爹一直在缺人中,急召天下有才之人。大部分可用之人都被爹带走了,得有人守着平州啊。公主虽然不情愿,也只能噘着嘴不高兴,看娘把她的人全都借走。

庆幸的是,自从陈昭给她一年的教训,她恢复记忆后,性格没有以前那么尖锐了。起码,不会秦景一刻不在跟前,一刻听不到秦景的声音,公主就心慌意乱。

她现在能接受秦景短暂离开她,只要她知道他去哪里了就好。

在这期间,出了件不大不小的事,作为一个小八卦,传到了公主耳中——陈昭居然重新回到邺京,向新皇投诚,投靠了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