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第 38 章(1 / 5)

作品:《晚清女商(大清药丸)

翌日,广州城永清门外的天字码头旁,静悄悄泊了一艘洋火轮。

洋火轮身侧尚有英国徽章,却擦掉了,挂了个大清龙旗,显得很是违和。

林玉婵惊讶地发现自己认识这个码头。在二十一世纪的广州,它依然在正常使用,做些“珠江夜游”之类的项目。

但此时的天字码头专为迎送官员而设,沿途一排木棉树,还有个精致的小亭子,给来往的官老爷歇脚纳凉用。

当年钦差林则徐入粤禁烟,就是从此处登陆,还在这亭子里饮了接风酒。

如今他坐过的石凳被绳子围了起来,当地人呼作“钦差椅”,凳子周围扔了一圈铜钱。

林玉婵也想去供奉几文钱。不过以她的地位,是进不去这个亭子的。

她眼下的身份是粤海关的临时翻译,工钱每周一结,扣去膳食住宿,是银元四角五分。档案上的名字是寡妇苏林氏。

谁让小白少爷几次三番拿黑洞洞的枪口指她。林玉婵非常喜欢这个充满男权压迫色彩的新代号,每次有人叫她都觉得莫名解气。

也就是海关跟大清朝廷政务不相通,手续办起来相对方便,不需要报备官府。赫德马上就要出差,更是加急催促,才能让她钻这个空子。

但赫德给她开的绿灯也是效力有限。正式工她是不可能做,因为海关聘用中国人的流程繁杂,需要层层背景审核,还要进行标准化考试——这些都是赫德制定出来的现代化新规,他总不能自己带头破坏。另外广州府规定,如果妇女入职海关,则需要父兄丈夫签署的同意书。

林玉婵自然拿不出,大度地表示算了,临时工就临时工吧,至少有钱拿。

寡妇也挺好,至少官方不会要求她的“死鬼老公”从棺材里爬出来签字。

她不打算给洋人打长工。万一以后哪日历史的车轮碾过来,不小心参与起草了什么条约之类,那可是遗臭万年。

……

林玉婵还在瞻仰那“钦差椅”,忽然听到身边有人“咦”了一声,叫道:“小姑娘!喂,妹仔!过来!”

林玉婵心里一大跳,后退两步,鼻子里闻到一股烟草味。

一个衙役叼着大烟卷,黑着脸招呼她。他衣服上的名牌写着“广州府”,不知今天是哪阵风吹来的。

她怔了一怔,认出了此人,顿时一肚子没好气。

这就是她初来乍到时,收了她银子,放走苏敏官,然后又联合林广福把她骗走的那个衙役。

“小姑娘,别躲,我记得你,你来广州府赎过人!过来!”

衙役态度不善。林玉婵只好走近。屏住呼吸,尽量不闻他身上的二手烟。

“长班老爷,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