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第 72 章(1 / 4)

作品:《晚清女商(大清药丸)

所谓“天足互助会”,纯粹开局一双脚,后文全靠掰。

如果康普顿小姐注意到的不是林玉婵的脚,而是别的什么特征,她大概会顺水推舟编出个别的东西来。

晚清时期,社会变革如雪崩般滚卷。此时的少数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缠足使妇女体弱,而体弱的女人生不出健康的国民。林玉婵知道,再过几十年,就会有放脚潮流。到了20世纪,慈禧也会在各界压力之下立法禁止缠足。

但现在,看着周围伙计们的神色,她就知道这“互助会”一时搞不起来。

博雅的雇员们作风应该都算很新派了。但他们自幼生长中国,耳濡目染,几百年的传统凝固成茧壳,束缚着他们的想象力。

就算有人隐隐意识到“现在女人缠足缠得有点太过分”,他们所能做的,也不过是在说亲的时候,对女方的尺寸要求稍微放宽一点,把“德容言功”的比重稍微增加一点而已。

而即便是这种人,在目前的大清,也属于凤毛麟角。

在这样的土壤下,要是有人宣传什么“天足互助”,民众们的第一反应,大概是“帮助天足女孩科学缠足、快速缠足、收获美丽和爱情”的正能量团体。

要是她敢明目张胆宣传放足,估计官府还没传唤,就得被愤怒的民众给私刑了。

所以林玉婵不打算来真的。万一见到和自己一样“不幸”的天足女孩,互相帮助一下就得了。

钱么,先收起来。

等过上它三四十年,真有放足潮流,再拿出来用。到时候利滚利,不知有多少钱呢。

她想得挺美,一抬头,博雅的伙计们全都神色复杂地看着自己。

她像个初次打碎玻璃逃跑的孩子,尝到学坏的滋味,心口热烘烘的,皮下每一根血管都跳得分明。

她灿烂地朝他们笑笑,说:“十比零,你们努力哦。”

“小囡老厉害。”许久,佛系常保罗终于一反常态,教训起了几个手下,“你们学着点。”

当然,这只是对于她销售能力的赞许。其他的,不敢苟同。

*

一天下来,茶叶卖出去五十来斤,是最近一个礼拜博雅洋行的销售巅峰。

其中一半是林玉婵卖出去的。她的“天足会”资金达到二十五文钱,征用了洋行柜台上的一个小挂钩,装在个小荷包里。

谁让博雅洋行的茶叶并非名家名牌,质量虽好,但也算不上傲视群雄。在上海这个竞争激烈的茶叶出口港,要想打出核心竞争力,只能剑走偏锋,跟慈善挂个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