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第 174 章(1 / 4)

作品:《晚清女商(大清药丸)

众洋人面面相觑。

十九世纪的西方人也有很迷信的。更何况,在他们的各种文学作品里,那神秘的东方早就被描绘成魔法和巫术的乐园。

上帝和耶稣水土不服,在这片土地上未必管用。很多人修建洋楼公署的时候,也得请人看看风水。工匠们拜鲁班,他们跟着脱帽致意。宁可信其有嘛。

而方才这位林姑娘所言,什么刀出必见血……不管是真是假,都成功地把一个原本只为娱乐的项目,升级成一桩夹带血腥的赌博。

有个傻楞小伙子真的跃跃欲试,刚要出声,就被周围人按住了嘴。

以男欺女,仅为娱乐而邀请别人的太太进行决斗,这违反了大不列颠自古以来的每一条社交礼仪,传出去让整个欧洲都笑话。

于是大伙都觉得挺没劲。

但也没人道歉。方才带头起哄的一个洋人小伙子端起酒杯,没事人一样转身,朝门外招招手。

“嘿,海关的人在那边,我们去和他们喝一杯吧!”

“是了,让马戛尔尼太太休息休息。你看她热得快虚脱了。”

“就是!咱们也应该招呼一下新来的客人。”

一时间一呼百应,众人呼啦啦走了大半,倒把隔壁的海关小团体吓了一跳。

马清臣对于这个局面也并非很满意,但最起码没有让他当众下不来台。他不满地瞥了一眼这个林小姐,赶紧也出去招呼客人。

郜德文命丫环拿来手炉,递给林玉婵一个。

“小姑娘,”四周清静,她好奇问,“你方才说了什么,把他们吓住了?”

林玉婵沉默片刻,反问:“你不懂英语,是怎么认识你丈夫的?是——是家里安排的?”

对一个刚认识的别人家太太,这种问话本来稍显突兀。但“女侠”光环先入为主,林玉婵直觉觉得郜德文不会那么容易被冒犯。

况且……方才她已经被冒犯得很厉害了。不差她这一句。

郜德文冷淡地道:“是我自己要嫁的。还有问题吗?”

林玉婵从她口中听到些微抵触和防卫的语气。

立刻想到,她嫁给洋人以来,大概承受了旁人各种异样的眼神:认为她丢脸的、不守礼教的、以色侍人高攀的、跟洋人一样放荡的……

林玉婵立刻澄清:“我没别的意思。华人洋人都是人,只要谈得来、处得舒服,对方人品可靠,在一起很正常啊。只是……寻常姑娘家里,可不太会支持她和洋人交往,对吧?”

郜德文脸上的神色放松了些,笑一笑,答道:“家里自然有人反对,但我父亲支持我。他说,这是我唯一一条可以摆脱命运的路。妹子,你不用为我抱不平。我不后悔。我如今过得很好。起码……很自由。”

林玉婵被这个答案镇住了一刻,半天才问:“令尊是……”

能说出“摆脱命运”这种话,绝对又一个当世先知啊!可她在历史书中,似乎没看到姓郜的大人物。

郜德文抿嘴微笑,并没有答。

忽然拉过林玉婵的手,说道:“可惜我丈夫并不常驻汉口,否则真想请你教我英语。说不来他们的话,真是吃亏。”

马清臣醉心中国事务,把他的太太当成汉语陪练,才不会耐心教她英语呢。

林玉婵忽然意识到什么,赶紧说:“我也不是汉口本地人呀!如今住上海!你们若去上海,一定要来找我!”

博雅的名片她随时备着一沓,赶紧抽出来。郜德文郑重其事地收了。

郜德文也不太识汉字,让林玉婵把上面的店名地址都念了一遍,忽然面色微动。

“上海博雅……”

郜德文闭目回忆,忽然说:“这铺子不是个留洋归来的先生开的么!姓容……难道是重名……”

林玉婵震惊,站起来,小心打量这位女侠洋媳妇。

天足、会武艺、风格独特的衣衫打扮、没去过上海却知道博雅、嫁洋人是“唯一一条可以摆脱命运的路”……

“等等、你……”她压低声音,慢慢说,“你见过容闳先生。在南京。你参加过太平军。”

郜德文眉目一霎,微笑。

“现在不是了。”她平平淡淡道,“多亏我丈夫从中牵线。我们的队伍已经弃暗投明,归顺大清。我的父亲叔父皆升二品武官,如今我也是有品级的孺人,配得上洋人叫一声夫人。”

在洋人圈子里,太平军并非什么罪大恶极的概念。在太平天国运动的早期,很多洋人甚至和他们积极接触,以期和这个“未来能取代满清的政权”早早建立良好关系。

所以郜德文直接表明自己“招安叛匪”的身份,也没太大顾虑。

林玉婵慢慢点头。

经过这几年的大清实地考察,她当然不会像个单纯高中生一样,把这些归顺的农民起义者定义为“投降主义”。任何事物都要辩证看待。郜德文那句“弃暗投明”说得其实并不甚真诚,说明他们自有许多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