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第 194 章(1 / 4)

作品:《晚清女商(大清药丸)

苏敏官拈着一根上好卷烟,手指轻轻敲桌沿。

大清男子多有烟瘾。就算抽不起大烟膏,也有五花八门的各式替代品——旱烟、水烟、洋烟、雪茄,从贵人到百姓,男人几乎无人不食,就连七八岁乡野小儿,也懂得张着一口青黄不接的小牙,像模像样地抽上一口。

有人热情凑上个火折子,苏敏官摇头,右手盖住左手。

原本他无所谓。偏偏这两年认识一个脾性古怪的小姑娘,不仅讨厌所有烟味,而且经常和他危言耸听,说抽烟短命。

虽然这姑娘马上就不属于他了……

他心中一瞬间的绞痛。总不能给她留个惹人嫌的印象。

他夹着一根未点燃的烟,看着周围人吞云吐雾,有点不耐烦。

说是“一道商讨对策”,高谈阔论半天,“船”字出现过不到二十次。酒过三巡,话题还停留在福州路的堂子里。

若在平时,他也能跟着瞎凑合两句。但今日不在状态,满脑子都是她那句“结束”。

他心烦意乱,撇下烟卷,假作酒意涌上,起身告辞。

“兄弟真的不行了,来日……”

几双手把他拽住。

“再干一杯嘛……”

苏敏官余光漠然,看着这些热情的友商。其中有几位,是当初买广东号时借过他钱的。虽然性格人品未必跟他合得来,但这份人情他始终记着。

于是又坐下,端着酒杯未饮,直载了当说:“诸位不是说,叫我来商讨对付洋行封锁的对策。趁着兄弟还没醉,请大家赐教,我会尽力合作。”

众位老板互相看看,都有点尴尬。

“哈哈哈,喝酒……”

苏敏官撂下杯子。

“敏官,”盛记船行的杨老板,业内号称千杯不醉,一双眼睛出奇的精明透亮,过分灵活地在他身上转了几转,叫住他,“那些西洋人,志高气豪,不择手段。我们这几位老兄弟呢,跑船跑了大半辈子,也累了,斗不动了。你听我们一言,这人生富贵呢,一命二运三风水,没法跟时运作对。大家也劝你,莫要太拼了。洋人枪打出头鸟,等你做到上海华人船运第一,他们会集中起来对付你。这是大伙的肺腑之言,不愿看你平白受欺……”

苏敏官脸色微微一沉,微笑道:“去年贺岁宴,大伙不是还约定同进同退,抵御外侮么?再说,有你们几位的沙船撑着,我怎么也排不到上海华人船运第一。诸位如果对苏某有疑,也不必向着洋人说话吧?”

杨老板尴尬笑:“真的是为你好……”

杨老板近来新纳小妾,眼圈有点发黑,浑身甩不掉的脂粉香。再看他手中烟卷,从往日的土烟换成了墨西哥雪茄,市面上很是少见。

以前他出门,都是简单带个老仆完事。今日他身后却伺候着两个年轻力壮的保镖,腰间缠着黑布,盖住隐约可见的火`枪。

苏敏官不动声色抬眼,将酒桌上这几位行业大佬,一个个打量过去。

有人避开他的目光。

“郑老板,”苏敏官轻声问,“你的负债还清了?这一块玉好成色,不便宜吧?”

那被点名的郑老板干笑一声,又略带得色,亮出拇指,点头道:“御用匠人的手笔,和田羊脂玉……”

终于有人耐不住,截了话头。

“实话告诉你吧,敏官,我们都打算回乡养老了!船已都处理了,没通知你,不好意思……”

苏敏官立刻问:“卖给谁?”

杨老板双眼精光四射,看着他,慢慢道:“你知不知道,外国洋行近日开放华人附股,我等已将船舶货栈打包卖给洋行,得了银子,反过来买他们的股份。照他们的经营状况,到明年至少翻一倍价值,而且还有分红!我们算了算,每年白拿的银子,不比自己辛苦经营的少。敏官,这是反过来做洋人的东家,是为国争光的事。我们今日就是劝你也考虑考虑,以卵击石诚可嘉也,但也要想想自己的实力……”

苏敏官将手中卷烟捏成末。

这些行业元老集体退休,他苏敏官可不就成了那个“出头鸟”么。

“没人通知我。”他低声说,“就是这一个月间的事。”

在座各位倒是挺心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