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清要完 / 章节正文阅读

87、第 87 章(3 / 4)

作品:《大清要完

毛顺娘攒钱,却是为着将来并不属于自己的“嫁妆”。

林玉婵托腮想了许久,毛顺娘紧张看着她,面前的小笼都凉了。

“我不会跟你爹谈这个。”最后林玉婵慢慢说,“我们是正式的生意合作伙伴。我的原则是不插手人家私事。况且你哥哥娶亲的大事,你爹不可能因我一个外人的几句话就耽搁了,对不对?”

毛顺娘小脸苍白,一滴泪挂在眼角,眼看就要往下落。

这些事她谁都不敢告诉,只有一个林姐姐,精明干练,似乎是能帮她的,却也干脆回绝。

毛顺娘忍不住叫道:“当初你跟我爹还价的时候,我还帮了你呢!你就跟他说两句好话又怎么样!我爹现在很听你的!”

“很对不住。”林玉婵微笑,“我不仅不会跟毛掌柜提你的嫁妆事,我还要跟他发牢骚,扣你工钱——因为你最近心不在焉,筛茶速度和质量都有所下降,我心里有数。扣五成,差不多。我雇你做工的事,没有写在正式合约里,我想扣多少都可以。”

毛顺娘呜的就哭了。

林玉婵忍不住心里跟着一酸。这姑娘性子也太急了。

她觉得自己也不凶啊。她见过苏老板训手下,完全是杀人诛心,一句粗话没有,她在旁边听着都觉胆寒。

她学个皮毛而已,现在没有镜子,但表情应该还是很和蔼的吧?

但现在她是老板,不能被员工牵着情绪走。

她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继续说:“从下个月开始,这五成工钱,我会如约交给你爹。剩下五成,我扣着,替你保管。等你出嫁,或是有别的正当理由需要用钱时,来找我。我一文不少的给你。没有保管费,也没有利息。该拿多少给多少。如果你信得过我,咱们拉勾。”

毛顺娘一边哭一边说“我不要我不要”,等她意识到林玉婵这话似乎跟她想得不一样,面前已经湿一片,赶紧打住,睁大泪汪汪的眼睛,难以置信地看她。

“林姐姐,你是说——你依旧全额给我工钱?其中只一半给我爹?”

“前提是这事不能让你爹知道。”林玉婵微笑,“但凡你没能保守秘密,你爹来找我,我也只能把那些钱全盘交出,并且把锅都推你头上,说这都是你的主意,我只是心软帮办事。”

毛顺娘破涕为笑:“我可以我可以!我谁都不告诉!不过……”

她跟着林玉婵日久,耳濡目染,也有点基本的风险意识。

“不过,”小囡忸怩,“姐姐要是能给我写个条子,到时我凭条取钱……”

林玉婵忍俊不禁:“你在家有自己的房间吗?有上了锁的柜子抽屉,别人打不开吗?”

毛顺娘一怔,不甘心地摇头。

古代子女在父母跟前没人权,能藏什么私房物件?

“就这样你还想保密呢?傻囡囡。”

林玉婵想了想,还是拿出个洋布手帕,回忆自己的童年游戏,把它叠成个软绵绵胖乎乎的小兔子。

“你实在不放心,这个就是信物。不过丢了也没关系,我认你这张脸。”

毛顺娘接过,喜滋滋地看了又看,忽然说:“姐姐你这个兔子是怎么叠的,教教我啦!”

-------------------------

林玉婵回到虹口分号。

时下已经入秋,但上海在秦淮以南,植被常绿,小园林里花团锦簇,反而比春夏时节更迷人。

五间小房,林玉婵挑了朝向最好的做卧室,剩下一间店面,一间库房,一间厨房兼周姨住所,一间堆杂物。

她的卧室,若按当前中产阶级闺阁少女的标准来看,简洁得像尼姑庵:没有繁杂的妆奁,没有塞满头面首饰的箱子,没有一筐筐的布匹针线、绣花弓鞋……

真真像个心如死灰的小寡妇。

唯一一点亮色的装饰,是卧室墙上挂着的一排小荷包。

墙面上对应贴着一张张小纸条:天足妇女互助会、麻风病人慈善基金、难民安置基金、自梳女公会……

基本上都是她的那些太太小姐客户带来的灵感。她投其所好,“慈善“的名目越来越多。

每卖出一罐茶,都有一文钱攒入她的慈善基金。这原本是她忽悠人的权宜骗术,却奇迹般地延续至今。

其中“麻风病”和“难民”两个荷包是空的。因为在上海,已有不少寺院、道观、以及外国传教士开展专项慈善活动。林玉婵定期上门捐赠善款,要来收据,整整齐齐留着。

不少外国教士都认识她了,大概觉得她有“慧根”,每次都备好圣经,追着让她信上帝。林玉婵放下铜板就告辞,懒得听。

寺院道观倒是没留她。人家不度女的。

在礼崩乐坏、泥沙俱下的大清朝,无端的善心未必能结善果。要是自己牵头组织什么,更容易引火烧身。以她目前的实力,也只能做到这些了。

至于什么天足、自梳女之类的协会,那钱还都如数留着,尚无用武之地。

不过加起来也没几百铜板,她也不需要贪污这点小钱。

林玉婵从抽屉里拿出个新荷包,找准位置,钉在墙上。以后毛顺娘的那五成工资就攒在里面。

纸条写什么呢?她想了又想,最后写:“玉兔基金”。

古代女子不结婚的毕竟是异类。她既不能立刻改变现状,至少要帮小囡好过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