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清要完 / 章节正文阅读

248、第 248 章(2 / 3)

作品:《大清要完

苏敏官刚要提气解释,沙逊大班皱着眉头制止了。

“这是单人比赛吧,苏先生?”

有人轻声嘘出来。

“还不许女士有个教练了?”露易丝小姐眯着眼,夹着支雪茄吞云吐雾,腻声评论道,“别是输不起呀!”

沙逊大班脸色激红,在窃笑声中转过头去。

女士优先,尊重妇女……西方人发明了一堆文明先进的表面工夫,此时作茧自缚。

都觉得以沙逊大班的地位和年纪,居然制止一个初学者女士寻求场外指导,实在是很没品的表现。

苏敏官听到那甜腻的声音,这时才发现俱乐部里混了个被他绑架过的熟人。耳根红了一红。

偏偏露易丝小姐见林玉婵打台球,抢了她风头,老毛病又犯,当众朝那个华人小帅哥抛了个媚眼。

苏敏官:“……”

阿妹没看见。没看见。

事与愿违。林玉婵故意问:“这是谁呀?”

苏敏官一脸正气,手指台球桌:“在得到一百分之前,你的白球必须穿过这个位置……”

林玉婵抿嘴一笑,不逗他,认真听讲,盘算击球路线。

………………………………

不知何时,有人在阳台上架起沃尔特兰德金属相机。原本是捕捉龙舟赛影像的,此时却调转镜头,好奇地对准了这个专注而舒展的华人少女。

一束阳光从阳台照进,被栏杆均匀分隔成小块,落在平展的台球桌上,照亮那上面一张精致的脸庞。

咔嚓!

林玉婵惊愕抬头。相机后面的洋人小伙子朝她抛了一个飞吻,表示这张相片送给她。

最后一球落袋,半个俱乐部的围观观众们兴奋得拍手吹哨。

“中国美人赢了!中国美人赢了!”

嗡嗡的人声高高低低,洋人们互相询问这位漂亮的中国小姐是何许人也,能不能搭讪。

林玉婵揉着酸痛的胳膊,疲惫地擦汗。

其实她到现在也没算清楚最后那几分……

不过,大家说她赢了,那就是赢了。

苏敏官毫不掩饰惊喜,在拥挤的人群中偷偷跟她勾了勾手指,低声道:“回去教我。”

刚才排队请她跳舞的一众洋商,此时瞠目结舌,看看她手里的球杆,又看看她的脸,现出刮目相看的神色。

沙逊大班见多识广,也不是输不起的人,尴尬了片刻,笑嘻嘻地来跟林玉婵握手。

“从来没见过这么有天分的女士,我今日算是开眼界……”

“不是天分,是工具。”林玉婵一笑,毫不藏私地亮出手里的粉笔,“把您的球杆稍微改造一下,您下次就能赢我了。”

几个懂行的洋人立刻围过去,马上推测出其中原理,啧啧称奇。

中国人果然狡猾!这样都行!

沙逊大班呆立好一阵,些微受伤的自尊心又回到原位,让他不由自主地想笑。

见鬼!这要是个中国小伙子,他非得重重拍他肩膀,然后花大价钱把他挖到自己洋行不可!

“好啦。现在咱们来谈谈单子吧。”林玉婵丢下球杆,回到洋商扎堆的席位,重新自我介绍,“博雅公司总经理。业务……”

此时众洋人面对她,才算开启了商业模式。颠地大班忽然记起来:“啊,这位小姐经营的公司,曾向我们输送茶叶和棉花。一个姓郑的副买办和她很熟——小郑呢?哎,可惜,他从来不参加这种社交活动……”

一听到“棉花”两个字,众洋商心中了然。

这个年轻秀丽、看似天真无害的女生意人,原来也是站在风口上的投机客之一。

还是苏敏官的“东家”?还是女爵?乖乖不得了。

“……在宁波有几片棉花田,”林玉婵继续侃侃而谈,“蒙各位青眼,最近卖得还可以。你们既然是敏官的朋友,将来遇到,我可以给大家打个折扣。”

这一次,没人再打断她,静静听她介绍业务。

苏敏官作为“经销总代理”,很尽忠职守地站在她身边,不时补充附和两句。

几位洋商眼睛亮了。

都知道中国人秉性谦逊,不管是夸人还是自谦,都得放大一百倍来理解。

她所说的“几片棉花田”,在洋商心中,化成一片连绵无尽的白色沃野。

“真的?哈哈哈……要是中国棉商都能像林小姐这样懂行,英语又好,我们也不用倚仗买办了……他们狡猾得很,天知道从我们手里赚了多少差价,也没法问……”

苏敏官亲亲热热地拍了拍沙逊大班的肩膀,故意跟他抬杠:“好啦,别给林姑娘画饼啦。你们上半年的棉花不是已经收得盆满钵满,据说仓库都放不下?别让她白高兴一场。”

“可不是,呵呵……”颠地大班凑过来,捋着腮边胡须大笑,“你看看,中国人还是帮着中国人。不管你请他喝多少酒,他照样拆你的台……”

另一个林玉婵不认识的洋商凑过来,殷勤地递了一张名片:“林小姐,您真的拥有大量的棉田?”

“欢迎去宁波‘孟记花行’参观。”她微笑答,“现在不收,可以等收获季后嘛。今年没机会,明年再合作也可以。你们是敏官的朋友,就是博雅的朋友。跟买办打交道太累,你们才是真正话事的,今日结识各位,是我的荣幸。”

这么爽快的中国女子,不害臊,不扭捏,像个男人一样张口闭口就是买卖。众洋人还是第一次见。

洋人们心里有杆秤,如果一个英国女子豪爽如斯,他们也许还会皱一皱眉头,暗骂一句哪来的土老帽;如果是一个中国平民姑娘如此特立独行,洋人们也会觉得她有点目中无人;但她既然有爵位,众人看她的眼光又不一样了。不少人想起那位哥伦比亚的传奇女商人玛丽·英格力,心想:我是在和中国的玛丽·英格力打交道吗?

“真的不巧,敏官也知道,我们仓库确实都存不下了。”沙逊洋行大班诚恳地表示抱歉,“但年底若有空余……”

虽然刚才答应林玉婵赢球就跟她签单子,但洋商也不能给人无脑送钱。沙逊大班观察着这对年轻的华商搭档,寻思着他们的竞争优势。

“确实。”苏敏官忽然笑道,“仓储费不少吧?据我所知,那些买办不懂精打细算,租地从来都是闭眼签合同的。”

洋人点点头,觉得心有戚戚焉。具体的活计他们虽然未曾经手,但每次检查买办送来的账目,都让他们触目惊心:为了囤棉花,这些财大气粗的买办大手笔租赁货栈,几乎要把上海的地价重新炒上去。

洋人老板跟买办的关系很微妙:就像雇了个得力的管家。一方面离不开他,另一方面,时时担心自己被架空,担心这个管家以公谋私,拿着公款乱挥霍,自己给自己做老鼠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