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五代河山风月 / 章节正文阅读

186、李处耘献计(2 / 5)

作品:《五代河山风月

硫磺十四两,窝黄七两,焰硝二斤半,麻茹一两,干漆一两,砒霜一两,麦粉一两,竹茹一两,黄丹一两,炉灰一两,丹砂一两,元水半两,黄蜡半两,清油一分,桐油半两,松脂一十四两,浓油一分.......”

他说着,那边赵侍剑认真的记录下来。

这里面有些东西他知道,有些不知道。

看完忍不住吐槽,也难怪这时期的火药会威力低,产能上不去了。

有些他还能理解,比如松脂,桐油这两样。

毕竟这时的焰硝和硫磺都是自然界开采出来的,并不纯净,有杂质难以充分燃烧,以松脂、桐油这样的易燃物促进它充分燃烧。

而竹茹是一种中药啊,这是要学医么......

还有炉灰算什么,为道观拉生意?

加点砒霜是想炸起来毒死敌人么?

元水就是道士最爱的水银,丹砂也是道士炼丹最爱,可这东西加在火药里完全就是玄学,让人摸不着头脑也讲不出道理来。

这样搞,杂质多影响火药的威力都是小事,关键是成分复杂,工序复杂,意味着量产困难!

这时没有科学思维,所以道士们和兵部的高官可能都觉得配方越复杂,越神秘,越奇特好。

物以稀为贵,还给人高大上的感觉,神秘元水,香炉里的炉灰,丹砂,再加点中药,多有逼格......

可在史从云看来,打仗的东西,没法量产那就毫无意义了!

这种配方,威力先不说,简直是生产间的噩梦。

那边,赵侍剑抄录好了,用木夹子夹在窗口风干墨迹。

之后会替他收拾起来,放在屋子后面的柜子里,每次他有突发的想法,或者记起什么来,都会这样写下来,随后存起来,他怕自己兴头一过就忘记了。

史从云看着这复杂的配方摇摇头,具体的他还是准备等到实验之后再看后续。

他要求留下的就是焰硝,硫磺加木炭粉,别的什么乱七八糟的都去了,不过他也不敢想当然,一切等到时候看了再说。

过了一会儿,字迹干了,赵侍剑用手摸了摸,发现没掉墨,随后小心翼翼的把纸放在身后的柜子里,用一块厚厚的平整石板压盖住。

才回头问他:“你连道家的火药也懂?”

“那是,天下没有我不懂的东西。”史从云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