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五代河山风月 / 章节正文阅读

237、三关之战(四)(2 / 5)

作品:《五代河山风月

他们的优势在于速战速决,契丹的勇士习惯打快速的奔袭战,粮草补给带的不多,一般不会超过三个月,他们没有周人那样的持久力,如果长久的打下去,越拖对他们约不利。

常年的经验告诉耶律挞烈,他们的士兵没有南人那样的耐心,如果他们在一开始就没法压着南人打,越往后军心就越不好。

他们这些年能保持对南面的优势,很大程度就是靠燕云十六州,十六州作为前沿要地,幽州、云州这样汉人建起的坚城挡住他们北进之路,使得他们能及时在南面前沿补给,这就大大减少了他们的劣势。

这也是他认为幽州不能丢的原因,丢了幽州,他们再难深入中原,所以他一听说幽州有危险就力主南下。

耶律挞烈冷静只能道:“陛下,周军肯定瓦桥关部署了重兵,男人打仗擅长防守,老臣看他们可能是两重防线的布置。

益津关、淤口关一线为第一道,随后是瓦桥关一线为第二道,逐层防御,消耗我们的兵力,南人打仗向来是这样。

每次我们南下,他们都会组织大规模防御,只要我们击破一处,后方士气就会崩溃。”

耶律挞烈说的是实话,他身为南院大王,经营南院多年,和南面汉人打交道最多,只要和他们一打仗,他们总是喜欢采取守势,据守坚城不出。

所以他觉得这次也和往常一样,他们南下之后,周军采取守势,准备层层阻拦他们南下。

如果现在就放弃,失地无法夺回,他心有不甘,三关:益津关、瓦桥关、淤口关是幽州的门户,没这几个地方,周军随时可以北上进攻幽州,没有三关,幽州就像什么都不穿的美人,谁看了都会动心。

根据以往的经验,往下打风险也不大,最好的情况是夺回失地还有余力继续往南。

一般情况夺回失地,保住三关这个南面门户,幽州也会个更安全。

最坏的情况他们也可以撤兵回幽州,南人向来喜欢据守坚城,很少主动出击,特别是面对他们的大军时。

陛下考虑很久:“你的意思是接着打益津关?”

耶律挞烈点头:“现在才夏天,时间还早,而且我们的大军已经出幽州南下,兴师动众,朝中还有很多人看着呢。”

他知道当今陛下的软肋,陛下是兵变上位的,上位之后作为很少,导致朝中内外其实有很多人明里暗里反对,如果这样失利就灰溜溜的回去,很容易被人抓住把柄说事。

他原本不想说这样的话,可生怕陛下放弃三关。

陛下脸色很不好看,缓缓向他看来,耶律挞烈连低下头不敢对视,“陛下,臣说的话或许不对,也可能有道理,不过一切都该由陛下决定。”

大帐中沉默了好一会儿,耶律挞烈才听到陛下道:“接着打,下令全军,明天一早恢复攻城,拿下益津关往南,把所有能看到的人统统杀死!所有的东西劫掠一空!”

耶律挞烈感受到了话语中的愤怒,没敢多说,再坚持几天,他相信局面就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