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张公案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七十五章(2 / 2)

作品:《张公案

侍立在廊下的衙役同情地看着张屏退出务事厅,走到院中。

张屏回到前院看了看,听衙役说兰侍郎已随同怀王回行馆去了。县衙中大部分人也被传去了行馆侍奉。张屏穿过寂静的院落,独自回到侧厢看公文,门外人影一闪。

“阿屏,阿屏。”

张屏抬头,无昧贴着门框探进半个身子:“阿屏,我没打扰到你吧,这屋里我能进不?”

张屏立刻起身,拖过椅子:“师兄。”

无昧跨进门内:“嗳嗳,你别动,我自己搬凳子。”又向外面看了看,反手关上门,把手里的提盒放在桌上。

“你累了这么些天,觉也没补好,我给你带点吃的过来。”

张屏看看提盒:“公务之处,不能饮食。”

无昧啊了一声,立刻把食盒从桌上提起,尴尬地笑笑:“阿屏,你看师兄啥也不懂,给你添麻烦了。”

张屏拉开门,牵住无昧的衣袖:“走,师兄,咱们去这边。”

兰珏好不容易从怀王处脱身告退,便又折回县衙。

这几天各种杂事,他一直未能当面张屏就兰徽之事道谢。绕过屋角,遥遥却见张屏与无昧一道往后院去,兰珏停住脚步,唤住要去通报的衙役,微微笑道:“休告知张知县,本部院稍后再来。”

张屏带着无昧绕到县衙后院小花园的紫藤棚下。棚下有一张小石桌,几个木桩做的小凳。张屏吹吹桌面,从无昧手中接过食盒放在桌上。无昧四下看看:“阿屏,这地方有些像咱们道观后院的那个丝瓜棚子啊。”

张屏点点头:“嗯。”打开食盒,里面满满一大碗榆钱面鱼。

无昧嘿然搓搓手:“阿屏你还记得不,那时候我背粮袋弄到杂面,去树上够榆钱儿,咱俩就躲在瓜棚下,生火拿小缸子炖这个,差点把棚子烧了。也没搁油盐,吃的可香了。不知道你现在还爱吃不。你这边的榆钱可比咱们那边的大,官府宅邸里的东西就是不一样。”

张屏嗯了一声,他当然记得,小时候他个子矮又瘦,只能帮师父做跑腿的活。师兄个子高,能去粮店扛粮包挣补贴,兜里还常常装点粮包里漏下的杂粮回来。

张屏爱在跑腿的时候溜到茶楼窗户下头听说书,耽误了事就被师叔罚,不能吃饭还要劈柴。到了天黑,师兄就过来帮忙,带东西给他吃。

道观的院子里有棵大榆树,春天大家就都去够榆钱儿。师兄常捋了榆钱儿自己偷偷生火炖水,拿面捏成榆钱鱼儿吃。被师叔逮到就挨打。

有一回,张屏和无昧一道被师叔抓,打狠了,师叔问还敢不敢。无昧哭着喊:“我就吃,我想我娘,我就要吃!”张屏才知道,师兄跟他不一样,爹妈死的时候师兄已经记事了,但是越大就越忘,快连亲娘的脸都记不清,就记得小时候娘爱做榆钱鱼儿,他跟爹坐在厨房门口的小板凳上吃。

张屏端出碗,把勺子递给无昧,拿起筷子:“师兄,咱俩一块儿吃。”

无昧摆手:“我做的时候就吃了,这碗给你留的,快吃吧。”

张屏拿筷子在碗里拨了拨:“这块面多的,我要。师兄,榆钱多的,给你。”

无昧咧咧嘴,接过勺子,在小板凳上坐下:“好。”

『余初入师门,一应事务,均由师兄教导。

师兄为我讲经,第一篇讲《道德真经》之六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我其时心甚不屑,此经,我三四岁便可倒背,天下所存注解,几乎读遍,何须你教?

师兄未责我之不恭,仍悉心教授。

今我忆师兄,当日情形,便同时而现。

慈是对万物平等之慈爱;俭是任物自然,朴实无为;不敢为天下先,因世间皆自有其道,皆可为我师,万物有而无我,我何能为先也?

这是师兄的见解与秉持,是师兄教给我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