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庐州第一聪明人(1 / 3)

作品:《包青天:不装了,我是阴阳判官

十两银子,其实已然不少,是普通老百姓五六年的收入,就连五品府尹每年的俸禄也才三十多两,十两银子的购买力也就不言而喻了。

拿着银子,包拯一下子买了二十斤大米,一斤盐巴、五斤猪肉、一条三斤重的鲤鱼,及一些蔬菜、水果,总共才花了一两银子,还顺带买了一个箩筐,将东西全放在箩筐里,

忽然有了这么多钱,自然是要卖个够。

只是,这些钱的来历……

包拯为此犯难,该怎么和母亲解释才好?

十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

要是在二十一世纪,可以说中了彩票,没有谁会怀疑。

但这个时代,貌似没有和福利彩票一样的公益。

“看来只能这么说了!”

包拯心下暗暗计议定,于是兴高采烈的提着东西回家去了。

“娘,我回来了!”

“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张桂芳从里屋走出来,看到包拯大鱼大肉的背着一箩筐,还有言罢,差点没惊呆。

“黑炭,你哪里来的钱,买这么多的东西?你老实告诉娘,是怎么回事?”

作为一名普通的老百姓,一时间难以接受这么多钱,遑论出自一个学生。

包拯道:“你先帮我将箩筐接下来啊,待会再和你解释。”

放下箩筐,将东西都放进厨房之后,张桂芳一刻也等不及的刨问银子的来历。

“这还有一些银子呢?”

包拯索性又拿了八两银子出来,只剩下一两自用,也不怕吓到母亲,既然要说谎,那就得说到底。

张桂芳这次差点没吓晕过去,以为这银子是非法所得,目瞪口呆道:“黑炭,你去抢钱了?”

“想什么呢娘,这钱是公孙大人赠的,他说我破了高立太子一案,无以为报,所以就送了我十两银子,算是答谢。”

“府尹大人送的?”

张桂芳将信将疑,可除此之外,又找不出其他理由。

毕竟在她眼中,自己的孩子是不会做违法的事。

“不然呢?”

见母亲信了他的说辞,包拯也就没有了疑虑,忙转开了话题,“娘,先去做饭吧,我现在还饿着肚子呢!”

张桂芳拿了银子,只觉得沉重无比,还是去做饭了。

吃过饭后,已是午时,大门忽然想起,府衙的陆捕头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