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戏子奋斗日常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16章(1 / 2)

作品:《戏子奋斗日常

从次日开始,祁煊就忙碌上了。

找来专司屯田的一个千户,哪知对于屯田之事,此人并没有什么研究。可能是出于惯性认知,所有被调派到此地的人都是按照约定俗成来。到了季节犁地播种,浇水施肥,然后到了时候收割。

对于播下了多少种,其中死了多少,收上来多少粮食,所有人都并不是太关注。在他们的认知中,黑河本就不是适宜种粮食的地方。

等于这里根本没有擅长农业之人,倒是有一些农户出身的兵卒还懂得一些。从他们口中祁煊知道,这里冻土层太厚犁地困难,每年的霜冻期持续太长,即使种下了苗,很多也被冻死了。

这与人力无关,乃是天命,不可逆转。

这些祁煊早就知道,而他恰恰想得是逆转天命。从秦明月口中以及她做出来的奇迹,冥冥之中祁煊有一种预感,若是他能克服这个困难,说不定辽东缺粮之事就可以解决了。

为此他找来了许多关于农书,从《齐民要术》、《农政全书》,到一些乡野杂记,但凡有关农事的书,以目前人力能找到的,都找了来。

他开始悉心研究这些,不光他看,秦明月也跟着看。

同时,他在秦明月的点醒下,在黑河卫当地找到几个擅长农事的人。从有耕种经验的老农,到被充军到此地的工部官员。

尤其一个叫做杜昌明的人,本身曾是工部主管农事的一名郎中,因为被小人坑害,落了一个撤官流放的下场。按理说,以他所犯的事,本是不会流放至辽东,可彼时边线兵力吃紧,再加上有人故意坑害于他,便来到了这蛮荒之地黑河。

原本是要上战场的,可天无绝人之路,他到了此地便大病了一场,因此错过了那场战事,一直滞留至今。其实也是此人年纪不小,一个干巴巴的糟老头,用来当炮灰都显得寒碜。

祁煊找到此人时,这杜昌明过得还算是滋润,已经是管着百户罪民的保长了。

提起这个就要说说了,由于黑河卫被充军而来的犯人太多,而当地卫所兵力有限。为了管理这些人,卫所特意设定了严密的管理制度。以十户为一甲,十甲为一保。这一户中,一人为一户,一家数口人也为一户,层层管理,实行连坐制度。也就是说若是一户之中出了什么事,先找本人或是户主,另甲长、保长也有连带责任。

杜昌明之所以能坐上这个位置,归咎于他在农事上的专精。此人不光擅农,更是擅长辨认植物,每次由他带队出去跟着大部队外出渔猎,他总能从野外找到各种各样的能吃的东西,哪怕外面是一片冰山雪地。

有这么一手本事,愿意附庸他之人特别多。毕竟光凭着分到的那些吃食,顶多也就保证个饿不死的地步,甚至到了冬季缺粮之时,饿死几个人也不是什么罕见事。

当然这种滋润仅只是对这些被流放的罪民们而言,与卫所里的官兵还是没得比,也因此当祁煊这个指挥使找上门,杜昌明格外的受宠若惊,自然使出浑身解数寄望能帮到祁煊,以达到能留在他身边得到重用之目的。

杜昌明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沉默寡言,只顾沉醉于农事之间的杜昌明了,这一番大起大落濒临绝境,让他变了许多。

不得不说这杜昌明还算是有几分本事的,经由他的指点和教导,让祁煊明悟了许多东西,因此更是确定自己的想法大有可为。

时间匆匆,转眼间到了年关。

这期间有两个车队来到黑河卫,一个是以镇北王妃私人名义而来,所送之物大多都是保暖御寒的衣物和各种药材以及许多的吃食,从风干的鸡鸭鱼肉到米面菜等物。其中以粮食最多,另有数十坛子各种酱菜。

看来镇北王妃也知道这黑河卫最缺的是什么。

不过这些东西可不是给祁煊和秦明月的,镇北王妃点名说是给昀哥儿。

说是这么说,昀哥儿哪能吃掉这么多东西,更不用说那些衣物其中有不少根本就是祁煊和秦明月的尺寸。

收到这些东西后,祁煊整整沉默了一天。次日更是有干劲,带着杜昌明和一众属下外出勘查地形,整整连轴转了近一个月。

至于另外一个车队则是秦明月和祁煊商量过后,命人外出去采买回来的。他们如今不差钱,认真来说是富得流油,没道理亏待了自己。

只是没想到,镇北王妃会提前送来了这么多东西。

因为手里的粮食充裕,除夕这一日祁煊特意拿出粮食设粥棚放粥。

此举是针对被流放此地的罪民,大昌人最重视的就是这一天,就当是过个好年,来年的日子会越过越兴旺。

甭管是真的假的,这不过是一种预期与寄望,人总是要多点美好的东西,日子才能过得充满希望。

只是碍于人太多,只能放粥了。

即是如此,当捧着粥碗,喝着那香浓可口的白粥之时,很多人都热泪盈眶。

或是在忏悔自己曾经犯的错,或是因为其他别的,这个除夕,黑河卫过得意外平静。

黑河的春天总是来得格外晚,到了三月中旬,大地才见了些许绿意。

每逢到了这个时候,黑河卫总是特别的忙碌,甭管粮食是不是欠收,可能不能过去这一年,都得看这个时候。

要不怎么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呢。

黑河卫现有耕田约一百顷,换算成亩大约是一万多亩地。这些地对农户而言,多到简直不敢置信,可对于整个黑河卫来说,却是极少。更不用说这些地还是贫瘠之地,用大昌计量耕田等级来算,不过只是最下等的三等田。

其实从表面上来看,这些田都是极为肥沃的,可就是不出粮食,所以气候才是关键原因。

不过杜昌明倒是找到另外一个致使粮食减产的隐因,这是他来到黑河这么多年来,用自己的经验判断猜测所出,不过还需要佐证。

提起这个就要说说了,黑河除了穷山恶水还有一怪,那就是黑河的耕地极怪。不知是地貌缘故,还是其他别的什么原因,这里的杂草长得十分繁密,明明在农耕之时已经犁开了地,并将地里杂草根茎全部翻了出来,可等庄稼长出来的时候,那些杂草也出来了,极为顽固的和庄稼抢夺土中的养分。

即使黑河卫的人派出了大量的人力不停地除草,可除掉的没有长出的快,且有时候明明看见杂草已经没了,可收上来的粮食还是干瘪稀少,就好像是从来没吃饱过的人,瘦骨嶙峋的。

杜昌明说是犁地犁得浅了。这种说法除了祁煊以外,许多人都不以为然,认为是这杜昌明为了取悦指挥使哗众取宠,甚至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可既然祁煊都认同了,别人认不认同并不重要。身为镇北王府的世子,又是黑河卫的指挥使,祁煊在此算得上是土霸王一枚。即使下面的人有些意见,也是不敢当面驳回的。

事情分派下来,卫所衙门便张贴出了告示。

这大抵算是黑河卫别具一格的处事风格,也是人太多,上面的人深知强扭的瓜不甜的道理,所以除了强制性任务,一般卫所官兵是不强押着人干活的。

不过在这黑河卫,不干活的人每日只有一顿稀粥用以果腹,若是需要其他食物,却是需要以工抵之。

这工分不同工种,有修建工事之工,有开垦荒田之工,春天犁地播种,夏天除草施肥,秋天收割粮食,冬天则是外出渔猎。反正总是会给人找活儿干,至于愿不愿意干活儿,那得看你愿不愿意要自己的性命了。

人不干活不会死,但是没饭可吃却是会死。所以说黑河卫宽容,不如说是换汤不换药,只是给大家多了一个可以选择自己干什么活的自由。

当然之所以会制定出这么一个制度,也是黑河卫的这些罪民不光是男人,还有许多老弱妇孺。这些老弱妇孺是没办法与强壮的男人们等同视之,除了强制性任务外,你可以选择自己力所能及的活计,当然所得到东西也是有所区别。

这些东西除了食物以外,还有一些简单的日常用物。例如灯油、针线、油盐酱醋,乃至于一些衣物。不过能得到这种东西的工种,都是活计十分繁重的。

而黑河卫之所以会如此大费周章,制定出种种管理措施,例如以甲、保为管理制度,例如这种以工换物的规矩。也是考虑到有许多罪民是扎根在此地,想要在这种地方生活,光食物可是远远不够,衣食住行都是必备。

大抵也是觉得自己这要求有些过分,祁煊特意在告示中添加了一条,但凡在试验田中出力之人,每天中午另有加餐。

这加餐是他私人掏腰包的,独立于卫所安排的饭食之外。

都知道指挥使为人大方,可指挥使这要求太高。同样是犁地,去别处犁地一尺,管中晚各一顿,可到了这里,却是犁地三尺。

不过多了一顿饭,总是让人觉得有些不太划算。

只是等第一天过去后,所有人都不这么认为了,早先为了不得罪指挥使,纷纷去别处报名的罪民蜂拥而至。

因为指挥使家的伙食实在太好了。

满满一碗大米饭不说,虽然米算不得什么好米,甚至是碎米,可重要的是米饭,不是稀粥,要知道卫所安排的伙食都是以稀粥为主食。另还有焖得油光四射的大肉块子,及一些酱菜块儿和菜干。

这种伙食对这些人的以前来说,都算不得什么好吃食,可在这黑河卫,却是连卫所兵卒们都吃不到的好东西。

哪怕是为了这顿饱饭,也必须来,不就是力气吗,多得是。

当然也有人想浑水摸鱼,不过祁煊这边早有章程,每人每天额定有任务,任务完成不了,你还想在黑河卫混?下次边线卫城来挑人,上了黑名单的人优先。

这是祁煊刚颁布没多久的政令,设置出以黑名单为统计方式的办法,也是为了激励这些罪民不要浑噩度日。不光有黑名单,也有红名单,于黑河卫有建设者,连续三月未闹事者,出工表现优异者,都可计入红名单。

登上红名单之人,可以避免下一轮边线卫城前来挑人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