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清要完 / 章节正文阅读

138、第 138 章(1 / 2)

作品:《大清要完

“是这个人吗?”

大股东去而复返,毛掌柜半边脑仁疼,忍不住拿了桌上的鼻烟壶,闭着眼睛猛吸一口,让辛辣的薄荷香气醒醒脑子。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林姑娘打哪儿来的几千两银子他不知道,只知道她现在一句话出口,就能让他毛掌柜彻底失业。

他接过林玉婵手里的纸,又忍不住一笑,表情转换太快,那笑容中带着苦,他又揉揉太阳穴。

她完全不懂绘画,寥寥几道简笔,画了个大饼似的男人脸,戴一副眼镜。镜片和脸蛋上满是油光。

“对对,”毛掌柜立刻说,“那个王掌柜就生这副模样,比姑娘画得瘦些……对对,三句话不离风水,也真可笑……”

按毛掌柜交代,德丰行是三个月前出现在上海的。那时林玉婵正为着容闳的案子忙得团团转,完全没注意到这条市场动向。

林玉婵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德丰行还没死透?

巨型外贸商行没那么容易掐死。德丰行只是被罚款出血五十万,卖点产业家当就能补回。齐家还有钱庄,这亏空不至于把他们一拳打死。

苏敏官家以前的兴瑞行,当年遭遇的危机比德丰行严重得多。入不敷出、苟延残喘了好几年,这才慢慢败掉的。

德丰行在广州混不下去,做出搬迁决定,也在情理之中。

广州外贸萎缩得厉害,不少大商行都来上海开分号,或者举家迁移,不是稀罕事。

洋商懒得了解中国国情,收购茶叶时主要靠买办;而买办注重效率,挑选供货商时,主要看资历。

像博雅这样剑走偏锋、直接走高端渠道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茶商贩茶的路子,还是把货囤在码头,仰人鼻息,等待挑选。

德丰行拥有过去广州十三行的老师傅——原厂原装,绝非假冒——这是极其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德丰行的人带着从广州运来的茶叶样品,刚刚出现在上海茶货码头,就被一拥而上的订购一空。

当然,此时的德丰行,也失去了原先的仓库、作坊之类固定资产,留下的只有少数人手,租了个不起眼的小门面,无法正常开工。

于是王全查访之下,也慧眼识英雄,找到了如日中天的徐汇茶号,和他们开展合作。

在毛掌柜眼里,王全圆滑老练,经验丰富,驭下有方,手下又有十三行师傅,可比那博雅的小妖女可靠得多。这就慢慢开始欺上瞒下、厚此薄彼,把主要资源给了德丰行。

毛掌柜想起林姑娘的籍贯,小心问:“姑娘和这个德丰行……不知有何渊源?”

林玉婵想了想,轻描淡写道:“德丰是广州名家,当地人都认识那王掌柜。我多嘴问一句。没什么。”

*

“说好借一个时辰,现在又延期。本少爷半日不上工,损失很多的。误工费补一下。”

苏敏官扶正头顶凉帽,轻快地跳过一条施工的马路沿,侧头瞥了林玉婵一眼,眼中都是不满之色。

“你应该补我报讯赏金!”林玉婵不甘示弱,追上他,“幸亏这几个月没撞到王全,否则不论你我,但凡被他认出来,多嘴报一句官,但凡有个师爷闲着没事,顺着一查——”

“那我们别无选择,”苏敏官停住脚步,神色凝重,看看四周无人,低声说,“只能强攻上海县城。我算过,以我现在手下的人、船、火器,大约能守一个月。阿妹,到时你别管我,自己找船去澳门……”

编得还挺细致。林玉婵耷拉着眉毛,作小言女主状,捧心说道:“我不。要走一起走。”

苏敏官眼角一弯,使个眼色,两人拉开点距离,整理出规规矩矩的表情,和两个巡捕擦身而过。

“我会让义兴的人去查访细节。”苏敏官说,“以后你少去徐汇茶号,有事让你手下那些经理伙计传达。”

反正她没钱把德丰行也买下来,只能暂避锋芒。

苏敏官这下觉得自己赢面又回来点,笑着提醒:“阿妹,今年别乱花钱,别买太多东西。”

林玉婵被这跳跃的思维弄得懵了一阵,不解问:“为什么?”

“我给义兴账房准备的宿舍,比较小间,怕是放不下许多女孩子的东西。”

*

广州老牌茶行德丰行,和上海新兴高端茶叶经销商博雅公司,是针锋相对的竞争关系。

码头上,别家茶号的货尚被买办挑挑拣拣,杀秤吃磅,德丰行的茶叶已经连过三级检验通道,直接送上了相熟洋行的商船。

这竞争力不是一般二般。

可由于博雅收购徐汇茶号,而德丰行又委托徐汇进行很多加工工作,等于博雅还从竞争对手德丰行那里赚钱了……

林玉婵对这种奇怪的共生关系表示头疼。

她对德丰行当然是只有讨厌,没什么故人之情。但德丰行既然没把她这个妹仔给拖死,反而拜她所赐,罚了五十万两银子,弄得一蹶不振,被迫背井离乡,她觉得自己的气已经消了大半。

如果王全能从此诚信经营,不再搞那些昧良心的副业,林玉婵觉得,自己还是很乐意和德丰行共生的。

前提是,不能被他们给挤垮了。

博雅精制茶的利润率、销路均有限。林玉婵令徐汇茶号连日赶工,开发出了两种新产品:

小博雅(liberaljunior),是博雅精制茶的平民版,加工程序稍微简化一些,毛茶品质也相应降低,可以更快地大批量生产。也不需要那么精致的手绘茶叶罐。这个品牌对标出口欧洲的普通中国茶叶,可以在茶货码头上,和其他茶行商人同台竞争。

林玉婵让毛顺娘负责小博雅的筛选和抽检。她自己单占一间工坊,做得有滋有味。

此外还有博雅俄国专供(liberalcadet)——此时的俄国也搞着全盘西化,贵族们争相学欧洲做派,红茶销量大增。而且毛子口味不刁,譬如湖南茶,英国人认为过于辛辣味重,因此价格不抵福建茶,但俄国人反而喜欢。

大清开埠后,俄商从上海收购茶叶,水路运到天津,然后转陆路,运到中俄口岸恰克图,再横穿亚欧大陆,送至西部大城市。

这是一条很受欢迎的茶叶贸易路线。路途十分遥远,因此对茶叶新鲜度的要求也不高——反正路上要放很久。

所以俄国专供茶叶,选材上可以稍微放松一些。但包装一定要严密,里三层外三层,决不能被西伯利亚的雪给浸透了。

有这两样二线产品,足够弥补博雅精制茶上缺失的利润。

不过林玉婵不敢常临徐汇茶号,只是派赵怀生惯常监督一下,工作效率不免打折扣。新的茶叶生产线尚未带来财源滚滚。

不过,起码不亏钱。

*

至于博雅俄国专供的包装,林玉婵请来西方列强中的叛徒——海关的维克多·列文先生,设计法语彩绘茶叶罐,撰写法语广告词——此时欧洲法语是通行语言,俄国上流社会以讲法语为荣。乡下大老粗才讲俄语。

半天工费十两银子。

没办法,高端翻译人才稀缺。否则容闳之前也不会轻轻易易月入巨款,任由旧博雅天天亏钱。

林玉婵读了一遍那几行法语介绍,觉得有些词也不难猜嘛,跟英语单词长得差不多。

要是她有点法语造诣,能省不少钱和时间。

“林小姐,想不想学法语?”江海关侧花园里,维克多围着她打转,心痒难耐地问,“我可以做你的私人教师!学费也可以不要!只要……”

“有这时间你不如去土山湾孤儿院做义工。”林玉婵笑盈盈地回,“我妹妹住在那里……”

“你妹妹!你还有妹妹!”维克多惊喜地叫起来,“她叫什么?——弗洛伦斯?预备修女?天哪她一定很漂亮。”

“人见人爱。”林玉婵如实回答,“就是脾气有点暴躁。可能不会回应你的热情。”

“不,不会有人比你更绝情了,我可爱的林小姐。你从来对我没有好脸色。”

林玉婵甩给他一个绝情的脸色,然后直接告别,从侧门进江海关。

她现在也是大忙人,出来一趟不容易,不是专门来跟维克多约会的。

崔吟梅礼貌地接待了她。

“林姑娘,今年是七地海关一起招标——我猜是去年你开的头吧?来来来,表格在这里。”

一年过得真快。去年此时,林玉婵为了张茶叶订单,在走廊里飞着裙子狂奔,追着赫大人讨说法,那副滑稽样很多海关员工还记得。

不过她后来奇迹般地拿到了七地海关茶叶订单,众人猜什么的都有,总之不敢再笑话她。

“今年不会通融了哦。”崔吟梅指着墙上一张布告表格,“看看,投标的已经十多家了。比去年更多一倍呢。”

林玉婵快速读表,认识自己的竞争对手。

国康行、元亨茶栈、万记茶行、惠成茶行、大安茶行……

在一堆吉利店名之中,她看到了——

德丰行。

意料之中。

----------------

“这是我手下人查访出的消息。”苏敏官一边给船解缆,一边递来一张字纸,“德丰行从广州带来不少洋人客户,能找到的,名单也都在下面。看来和博雅有重叠,你要小心流失买家。”

第一缕日光穿过晨露和薄雾,洒在他的鼻尖和肩膀,让他整个人显得苍白而硬朗。

林玉婵笑着接过,往他手里塞几块银元:“谢了!大哥们的辛苦费。还有船钱。”

苏敏官接过,随手丢给后面的小弟,目光往下,虚点在她腰间,停了一会儿。

林玉婵微微脸红:“还是能看出来?”

他微微一笑:“放包里吧。”

小姑娘太瘦了,全身上下没一两赘肉,完全没法像某些大腹便便的西洋绅士一样,腰间悄悄挂支枪。

他忽然神思倒转,心想,也亏得她想出那个主意,枪支拆掉,裹在腿上……

他抬眼,目光变得温柔,监督着她把德林加1858取下来——好不容易才紧紧栓在腰间的——塞进挎包。

林玉婵不好意思:“今日去乡下,若能找到空旷无人的场地,我还想练一会儿呢。”

十九世纪的枪,用起来准头还在其次,关键靠手熟。

“对了。”

她又想起什么,怀里摸出一张黑白相片,背后写着几行字,笑嘻嘻指给苏敏官看。

“容先生已到香港,来信报平安。”

此时上海已是秋风萧索,落叶缤纷;照片上容闳却穿着西式短袖衬衫,背后是郁郁葱葱的热带植物园,明媚的阳光照出清晰的影子。

他站在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港督府前,俯瞰宽阔的维多利亚港。